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降,马来亚乃至马来西亚先后经过5次政治的洗礼,也改变了政治版图,而且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背景和因由。本文集中阐述前3次的政治版图的改变,后两次的改变则在下一文论及。
(一)第一次政治版图的改变
第一次政治版图的改变发生在1948年。这一年的2月1日,英国与巫统谈商的结果是正式推出“马来亚联合邦协定”,把新加坡割让出去。换句话说,马新在政治上宣告分家,虽然马新继续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但政治体制分开两头走。马来亚朝向“君主立宪”发展,而新加坡则朝向共和国体制。
也是在这一年的6月,马共被宣布为非法组织,长达41年的森林之战开始了(直到1989年签署合艾和平协议),因为“马来亚联合邦协定”的生效,一度导致槟城非马来人情绪不安,乃通过平章会馆(槟州华人大会堂前身)、中华总商会与海峡华人公会(峇峇公会)联名向英国殖民部长呈函,指联合邦协定有不利华人的条文,包括公民权、移民政策与立法议会中的华人代表数目等。
由于没有得到回应,3个团体的代表乃于12月13日在平章会馆举行大集会,有212名代表与席,共有200人赞成槟城脱离联合邦,维持与新加坡一样归属殖民地的地位。这场运动也得到西商会、印人商会的支持,席上选出15人委员会据理力争,但当时的巫统主席拿督翁强烈指责并说槟城是否脱离联合邦应由马来人决定,而不是非马来人。
接著在槟州立法议会投票的结果是,15票反对槟城脱离联合邦,10票支持脱离联合邦,换句话说,脱离联合邦运动宣告失败,华社也沉静下来。
在这之后,马来亚联合邦在1955年推出独立前的普选,以东姑为首的联盟(巫统、马华和国大党)取得大捷,在52席中夺得51席,伊斯兰党得1席;脱离巫统而另起炉灶的拿督翁所领导的国家党全军覆没,他也失掉在英殖民政府中的“内政部长”地位。
东姑组成马来亚联合邦自治政府,出任马来亚首席部长。
1957年他领导马来亚走向独立,而成为这个新兴国家的首任首相。就这样,这个新生的国家并没有包括新加坡在内。
(二)第二次政治版图的改变
1961年,马来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提出马来西亚概念,获得新加坡李光耀的支持(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于1959年的大选取得胜利而成为新加坡自治邦的总理)。1962年,概念进一步明确,所谓马来亚扩大成为马来西亚联邦是将新加坡、北婆罗洲(东马)纳入而成为独立国家。
同一年,马来亚、新加坡及北婆三邦(包括汶莱)的社会主义党团结起来,反对英马所创议的马来西亚联邦。与此同时,在印尼和菲律宾的强烈反对下,马来西亚通过柯波报告书的发表(1963年)及联合国调查报告书的支持而在1963年9月16日正式成立,马来亚的版图乃告扩大,但也转入多事之秋。
由于时局有变,在1964年的大选时,选民担心左翼政团与印尼走得过近,乃选择支持联盟,反对党蒙受重挫;尤其是社阵只剩下2名国会议员。
人民行动党也只一人中选。1965年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政治版图又有改变。
在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后,为了防止东马的离心运动坐大,以东姑为首的中央政府在1966年罢黜了砂州首席部长加隆宁甘,指责后者要保留砂州特别地位,不要过快马来西亚化;也在1967年更换沙巴首席部长,让砂统的慕斯达化上台,制止了卡达山领袖唐纳史蒂芬(后来皈依伊斯兰教易名为福尔)滑向新加坡。
(三)第三次政治版图的改变
1969年的大选,带来了震撼性的巨变,联盟在西马的104席中取得66席,虽组成中央政府,但未达2/3多数席。另一方面,因为联盟捍卫自由港不力,槟州变天,林苍祐领导的民政党以16席(州议会共24席)夺得槟州执政权,并出任首席部长。
至于霹雪两州则出现悬峙议席,联盟在雪州只胜14席(总数28席),刚好半数;而在霹州联盟也只赢得19席(总数40席)未达半数,两州政府的组阁出现阻力。
正在举棋不定时,在5月13日不幸爆发“513”种族冲突流血事件,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经过1年9个月的磨难后,国会民主才告重开(1971年2月)。
此时敦拉萨已成为第二任首相(1970年),霹雪政府也由联盟组成了,消除了不安定局面。
抑有进者,也是在1970年起,敦拉萨推动他的联合政府计划,先是在砂拉越与人联党取得共识,因而破格地在紧急状态时期在砂举行州选。于是一向标榜左翼的人联党首开先河,加入联盟的执政行列,在砂州成为联合政府一员。
接著在1972年后,民政党在槟城、人民进步党在霹州及伊斯兰党在吉兰丹州及中央共组联合政府。
1974年敦拉萨收编这些反对党,将联盟扩大成国阵。这场政治洗牌也重组了政治版块,巫统顺此成了大赢家,因为改变了的政治板块又重投执政党的怀抱。敦拉萨的高招策略,在整合中又成为最高领袖,一系列的政策也就纷纷出炉了;尤其是新经济政策成为70年代以还重大的国策和措施。马来西亚因“513”而改变;“513”则反过来改变了人民的心态和思维。
(第二部分下期续完)
(本文系作者于5月19日在吉隆坡宗乡青主办的座谈会上的部分演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