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州峇吉里是1986年才划份出来的国会选区,当时马华推出蔡锐明出战,行动党由当时的州主席宋新辉从新山北上国州兼打,伊斯兰党的哈山也轧一脚。
虽然在人力、财力远远不如国阵,行动党还是如愿攻下马哈拉尼州议席。但在峇吉里国会议席却以1千票败北。若不是伊斯兰党候选人得了1500多票,结局可能就改观。当然,蔡锐明在紧要关头是依靠巴口的军人票保命。
1990年大选,行动党推出前董总代表李万千出战峇吉里国会议席,而马哈拉尼则由中化的董事林万寿捍卫马哈拉尼州议席。据了解,当时林万寿是为了配合李万千的参选而参选。林晃升辞去董总主席加盟行动党,为的就是促成两线制,让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注入一些希望。听到李万千出来参选,许多早已归隐江湖不问世事的前劳工党党员、社阵的党员和支持者都跳出来落力为万千助选。投票前夕,普遍上都认为李万千胜面比较大。然而,数箱上开马华却赢了3千多票。追究究底,行动党的败因是拜赌风太盛之赐。
1995年、1999年行动党分别派出陈国光和林思伟两位律师上阵,两人均以过万张多数票惨败给国阵的蔡锐明,2004年,峇吉里已被行动党视为无望胜出的国会议席。
2008年大选,没人会预料到会有政治大海啸的发生,但行动党仍然不放弃任何看似无望胜出的选区,而在野党已达成一对一和国阵对垒的战略,没有显赫学经历的余德华这时候代表行动党过去攻打久攻不下的峇吉里国会选区。他的对手正是曾在警界服务,后来又获取大律师资格的郑贝川,这位蔡细历的心腹大将,选前被看好可轻易替马华捍卫峇吉里国会议席。但是,票箱开出时,竟然爆出全国最大的冷门,余德华小刀锯大树,以722张多数票为行动党完成不可能的历史任务。
解决民生问题
不了解实况的人会归咎于余德华的胜利是一种幸运,但实际上,中学毕业后即从事保险业的余德华,自1990年大选在为林万寿助选时即加入行动党,之后经常参与行动党的活动,在麻坡行动党从1995年大选后陷入低潮期后,始终在基层进行耕耘,并落力协助峇吉里区会购置党所,每届大选都勤力协助行动党候选人竞选,直至2008年大选才成为民联候选人,经投票后才受选民委托成为人民代议士,打造了大马平民政治的范例。
308大选,余德华的胜利带出的意义不仅是人民对国阵的不满,以及国阵内部扯后腿给他作收渔人之利,更重大的意义是打破了搞政治一定要有学历、有财力、有口才和辩才的游戏规则,证明了小市民只要肯努力也有出头天。
中选后的余德华落力的走入民间,包括深入马来甘榜及园丘的印裔聚落去为人民解决民生问题。前几年麻河上游大水灾期间,他越区投入赈灾工作,他更远到柔佛东南部的边佳兰带领人民反对危及当地生态及文化遗产的石化厂计划,并且把这项课题带入国会。
虽说余德华要继续寻求连任面对不小的挑战,但他谦卑、亲切,以及务实认真的问政态度,相信已让大部份中下阶层社会所认同。像他这样的草根型领袖,虽没有高学历与专业人士显赫的光环做支撑,但他所创造出这种贴近民间、与民同在的平民政治风格却为他累积一定的政治基础,如果他能继续连任,并且取得较上一届更进步的成绩,即表示”平民政治”在我国将会愈来愈受到人民支持与肯定。
政治,除了政治明星、专业人士、世家子弟所占据之外,更应保留一席之地给平民百姓。如此,中下阶层的基本问题才能成为受关注的领域,社会发展均衡才有望在既有政党政治之下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