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首相纳吉首次出席董总团拜的那一趟破冰之旅,长话短说,宾主双方仅仅45分钟的邂逅,尽管万众期待;可是,过程确实苦涩透了:没有高潮,只有反高潮。
完事后,诚信第一,记忆过人的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只好自圆其说:“过去(董总)没有机会见到他,也没有机会面对面,也没有机会把我们的文件送到他的桌子上。今天没有带礼物来不代表以后没有礼物。”
何况,据说,此事还有未了的后话。团拜之后,各报翌日广泛报道,董总主席叶新田当时表示,“首相同意和董总会面,要求董总在农历新年后敲定时间,探讨如何解决华教课题”。
霎那之间,大年初八过了,元宵过了,政治正确的新山柔佛古庙游神也游过了。
依然没有进展
可是,到了3月5日,叶新田表示,团拜以后,承认统考文凭课题被热议,尚未接获任何进展。
那么,一连串的华教课题,谁来解决,怎么解决,几时解决?别说华小师资的不足,董总早前向首相提呈的华教备忘录里迫切需要解决的三大诉求,到了此时此刻,仍然悬而未决,没有一撇,何况一捺:
“一、全面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二、在新山、昔加末、八打灵以及蒲种四地,增设4所独中;三、要求暂时搁置教育大蓝图,以便拟出多元团结的教育大蓝图”云云。
所有的尴尬,所有的困境,都在这里,继续被备忘和被轮回。《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发布2012-2013年度世界大学排行榜,大马连续两年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挤入全球首400间最佳大学,说明了什么?
镜头一转,一旦读及开出快闪工业之康庄大道的潘健成先生口述,洪懿妍采访的《为自己争气:
群联电子十年318亿元的创业故事》(台北:天下;2012),我们心里怎能不有所感慨:
“华人只能靠全国考试由政府单位分发。但有可能你成绩很好,却没有分发到心目中的学校。因此,我们决定到国外念书。当时,家境不错的同学大多数选择到美国,家境较困难的就选择台湾……”
华文教育没有失败
潘健成先生领导的企业成就,现在大家有目共睹。他的书里所提,文字谦恭,客客气气,意思深长:“现在。我至少是有一些实验成果,不是替我,而是替那一些人,证明我们的华文教育并没有失败,反而可以走出不一样的路出来。”(页47-48)
潘健成先生回想他的困窘,确实显示他走过的这一条不一样的路,充满辛酸的痕迹:“每天从白天到深夜,不停地做事,甚至就睡在公司里面,学校的课几乎没有上。我直升研究所的成绩是第一名,但最后不知道是第几名毕业的。(页55)
成名天下了,潘健成先生保持一片赤子之心,朴实坦诚。《Cheers》总编辑卢智芳说起第一次联系潘董事长,按照惯例请办公室秘书听电话,没想到话筒那段传来:“我是潘健成。”(页4)这样的体验,反映了什么?
类似潘健成先生的德行和风范,多著是;明明白白地说明了先辈倡导的华文教育并没有失败,相反的是,统考的这一张文凭日渐获得诸国的认证和认可,虽然董总主席叶新田一口气考获的3个博士全来自美澳的ABC名校。
2012年9月26日首相署部长纳兹里接收“926华教救亡与抗议行动”八大诉求之后,不也认为要求全面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合乎逻辑:“我国陆续认证中台学位资格,为什么我们不能认可我们自己的(独中统考文凭),这个论点是站得住脚的。”
既然这个论据站得住脚,而且独中的课程水平,证实一点都没有问题;为何atas还是统考对拉拉扯扯,纠缠不清?缘由所在,毕竟为何,我们n年百思之下,终究不得其解。
民联的〈人民宣言〉,现在对独中说Yes了。那么,有朝一日潘健成先生回国到来巡回演讲,现场顺道提出“Are you ready for 统考”的百年困惑,国阵领导在下一起听之,届时怎么回应华教的百年诉求?
华教,对不起,还是一块拒绝溶化的冰,一个马来西亚的同道,尚需一起努力,走出红海的尽头,走到蓝海的入口。
难得当年护驾有功的黄士春见之,上书x3(注)董总主席力谏到底;可惜,至今未获一丝的回应,诚是可惜之至。
注:据www.sinyatat.com/blog载,黄士春分别在2月19日、25日以及27日,传真03-8736-2779同时快递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主席叶新田,“强烈建议董总公开表态支持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