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总会长蔡细历指民联执政将影响马中两国的关系的谈话,如果不是一种无知的言论,便是马华本身缺乏基本的外交政策认知所致。
马华是国阵的一员,马华也有4名部长挤身内阁,但马华对大马的外交政策与导向,从来就没有发言权。
而且,马华属下的智囊团从来就没有研究大马的外交战略,只能人云亦云,尽管拿督李志亮还曾任外交部副部长,但马华对重大的外交课题,从美国重返亚洲、朝鲜核试到马美关系都没有研究,而所谓的马中关系,也不由马华说了算,尽管丹期里黄家定当了首相的中国事务特使。
马中关系如何制定?从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到现任首相纳吉的外交策略,都不是由马华参与制定的,外交部和国防部自有它们的利益考量。
东姑时代一切以英美马首是瞻,彻底反共(当时马共被列为非法组织,并与联盟政府对抗)。大马当时是和中华民国建交,而不是中华人共和国。
第二任首相敦拉萨(纳吉之父)才是开启“马中建交”的人物。我们说敦拉萨高瞻远瞩。
其实,他不过是跟随美国外交政策的需要而“踏顺风车”。
当时,美国在东南亚的布局调整,以拉拢中国来抵销苏联的影响力,马来西亚等一众东南亚国家,不过是捡了现成便宜。
到了马哈迪的年代,他以“亚洲可以说不”的姿态,在第三世界国家取得不错的声誉。
但实际上,马哈迪的“仇美”不过是一种姿态。他可以因亚洲金融风暴而对西方投客和政府大肆批评,也可以因为政治需要通过权力掮客会见美国总统布什。
马哈迪对中国倒是比前一任首相敦胡申翁更积极,甚至在中国发生“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最早和中国恢复关系。
至于马哈迪的继任者前首相阿都拉与现任首相纳吉则是不折不扣的亲美派。
阿都拉掌政时期,马来西亚甚至还是美国在东南亚的反恐中心。因此,马来西亚外交亲美,己经是一个既成的事实。
民主行动党升旗山国会议员刘镇东批评马华总会长蔡细历指称民联执政将影响马中两国的关系“乱说一通”,倒十分贴切。因为马华总会长对大马与美国的关系以乎一无所知,对大马与中国的关系,也留在1974年“马中建交”的时代。
1974年,第二任首相敦拉萨访华,与中国毛泽东主席握手的历史性镜头,成了国阵在大选时的利器。
许多怀有中国情意结的老一辈大马人因此将选票投给国阵。那是蔡总会长引以为傲的历史时光。
可是,经历了39年以后,不论大马和中国都起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己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它的外交战略早己告别邓小平“韬光养晦”的时代,在南海问题上展现出强硬的姿态,东南亚国家就不得不靠向美国,以取得有利位置。
尽管如此,即使民联上台,也不可能忽略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关系,这是普通常识。
不论从外交到贸易都不可能出现巨大的转变。蔡细历批评民联当然可以,但他要具备常识,否则会闹笑话。
马来西亚新一代华人没有所谓的“大中华情意结”,但不代表对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而是会以马来西亚人的身份与中国互动。
如果民联上台,马中关系肯定不会变坏,而且,相信华人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是马华永远也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