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教先贤日”选择在每年重阳节前后举行,取其缅怀先人和承前启后的意思。董总去年首办先贤日,今年第2届,在怡保育才华小李莱生礼堂举行,日后将巡回各地举办。眼下华教上空阴影笼罩,今年先贤日意义特别重大。
华教百年华诞随著最早出现的吉隆坡尊孔独中2006年拉开帷幕后,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所华校轮番出版特刊、举行隆重典礼,斗志昂扬地跨入第2个百年。5、6年来,先后登场的百岁华校不下10所,兴学办校的先贤可达200名。这充分说明,100年前的今天,马来亚出现了轮番式的创建华校的群众运动,华人做出开天辟地的经济贡献之外,复以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地发扬中华文化润泽斯土。这种景象,世界各国教育史罕见。究竟什么力量推动先贤们去创校?什么力量使华校超过百年而不衰?
回首19世纪中叶,我们腰系“牛头裤”的先辈,持一纸“猪仔”卖身契,投奔怒海,南度求生。他们筚路蓝缕,开赴山峦瘴气施虐的热带山林,开天辟地,用性命与血汗把金山沟、绿胶林建设起来,繁荣了“蛮荒”,使封建落后的马来亚跨进现代工商社会。
华教渊源流长,1819年华教以旧书塾的简陋形式在本土滋生发展。百年之后,20世纪初,辛亥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现代华校。先辈不忘教育,通过“书报社”、“同盟会”的革命组织兴学办校。他们出钱出力,众志成城,创立了白话文、民主课程的现代华校,工商华团和独立自主的董事会,特征鲜明的马来(西)亚华校与中华文化,从此在马来亚扎根成长,马来西亚步入了多元民族文化并立的新社会。
奔驰在民主道路上的华教,1920年代迎来了第一波华教运动。庄希泉、余佩皋领导人们反对英殖民政府颁布的《1920年学校注册条例》,呈达数以万计民众联署的备忘录,喊出“人民要开口”的心声,民主主义思想第一次开花结果,奠定了华教独立自主的传统,发挥维护与建设的功能。
1930年代新兴社会运动崛起,领导了全民参与抗日群众运动与抗日战争。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了战争。浴血奋战的先贤萌发了“抗日卫马”的本土独立意识。战后的教育领域,董教总与林连玉联手同步领导了多元化的华教“马来亚化”,抗击以“国民教育”为名的“马来化”(单元化)压迫,落叶生根,侨民学校遂转化为公民学校,华教传统踏上“共存共荣,团结建国”的本土化新阶梯。
不幸的是,独立政权继承了英国人的“马来主权论”以及从美国输进的“大熔炉论”,开始了我们今日熟知的单元同化政策。早在五六十年代单元主义者发飙,抛出一个又一个报告书,用“一压一抬”手法,大事扩张单元化的“国民”中小学的同时,强制改制和压抑华教。继林连玉之后接班的沈慕羽、林晃升,以过人的毅力与魄力领导了全国复兴运动,团结士农工商,依靠全国15华团,与执政当局折冲樽俎,复兴了奄奄一息的独中,恢复了华文中学体制和统考;并以过人决心建设了庞大的华教中心,开创了华教的新局面。
回顾百年沧桑路,华教先贤创办了华校,自强不息,不断求进,从小学到中学、高师一直到大专院校,培养出多少人才贡献独立建国。在多元社会中,我们树立了华教的优良传统,归结起来有:
(1)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董事会为防火墙。(2)坚持母语与中华文化,华教的特质得以永保青春。(3)民主主义精神是华教永恒生命力的泉源。没有民主主义,董事会形同虚设,母语、中华文化就无法保住。长期以来,董教总与单元主义进行长期较量,其焦点是民主与独裁之争;近日关丹独中是非黑白大争议闹得沸沸扬扬,其焦点也在于办学者是否坚持民主平等立场,拒绝假独中。
借此华教先贤日,温故知新,让我们发扬先贤的奋斗精神,团结一心,打退单元主义挑战。华教先贤的功业永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