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南昌的京东物流仓内,被称作“地狼”的物流机器人载著货架快速穿梭,工作人员不需要走动即可取到货品。随著数码化浪潮持续升温,中国物流企业在数码化转型方面显露出迫切需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逐步应用到物流场景。其中,智能科技加码中国仓储物流业务成为发展新趋势。
近年来,中国多家企业高度关注并投入建设无人化、无接触化、智能化、数码化的自动无人立体仓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建成的立体仓库有300座左右,其中全自动的立体仓库有50多座,其中高度在12米以上的大型立体仓库有8座,这些自动化的仓库主要集中在烟草、医药保健品、食品、通讯和信息、家具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优势行业。
业内人士认为,仓储物流业务的智能化改造升级,不仅有助于保障业务量大的情况下及时分拣、配送货品,避免发生“爆仓”,还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实现产能升级。
当前,立体仓库、密集仓储、智能分拣、机器视觉与自主学习、自动化仓储机器人等新技术、新思路在中国不断涌现、普及。在仓储技术大潮席卷中国的过程中,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随著中国电商行业近些年迅速崛起,多家电商投入巨资,自建高科技物流系统,采用智能“大脑”管理仓储业务。
仓储物流业务非常复杂,涉及到入库、出库、收货、存取、盘点、拣选、打包、分拣、配送等多个环节。如果缺少合理的业务规划,会导致执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采用智能“大脑”管理仓储业务,可以对业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业务高效运行。
以京东物流在中国自建的智能物流园区“亚洲一号”为例,其智慧仓储管理系统(WMS)就是该电商物流业务的智能“大脑”。它已经能够代替人工,统筹每个订单的生产和配送时间,对订单的处理进行优化组合,控制订单有序生产,为用户提供精准的物流服务,并实现一些包裹或文件“当日达”或“次日达”。
提升生产效率和准确率
二是中国众多物流企业应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完成仓储货物搬运、分拣等工作。
此举不仅可以节省人工成本,还能连续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使传统仓库转型为“黑灯仓库”,实现生产效率和准确率的双提升。
世界上第一台完成搬运任务的机器人AGV于1953年诞生。它是由一辆牵引式拖拉机改造而成。从第一台AGV诞生至今已经60馀年,相关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常见于仓储物流的热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包括搬运机器人(AGV)、手持物流设备(PDA)、穿梭车(Shuttle)、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
中国自主研发物流设备和技术的历程较短,不过,一直以来中国企业在不断加大对该领域的投入。据了解,截至目前,入局AGV研发的中国企业不到100家,这些企业采用激光导航定位,通过地图构建、路径规划、自动充电、自动作业等功能,实现仓库内物流智能化、自动化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这些机器人可以在极窄巷道、人机交互等多种环境中工作。这些企业包括沈阳新松、昆明昆船、北京机科、今天国际、合肥柯金、国自、怡丰、艾吉威、三丰机器人、木牛流马、井源、嘉腾、佳顺、欧铠等,受到中国市场的广泛关注。
结合人工智能
三是随著物流基础设施数码化、智能化改造提速,中国企业高度关注AI技术与仓储物流业务的结合。
业内人士认为,仓储物流业务可在多方面尝试融入AI技术。比如,研发AI+物流机器人,使物流机器人拥有智能化的大脑,通过自我优化、自我修正来规划物流路线,实现像人一样的细微操作,最终让机器人集群有条不紊、高效协作成为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关于发布2023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民营物流企业50强的通告》显示,中国50强物流企业排名前十的包括中远海运集团、厦门象屿、顺丰控股、京邦达贸易(京东物流集团)、中国外运、菜鸟供应链、三快智送(美团配送)、圆通速递、中通快递、中铁物资。2022年,这50强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合计超过2.3兆人民币/1.46兆令吉。
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秘书长张华称,物流业作为供应链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仓储水平的持续提升与跟进,需要仓储技术的不断迭代与创新。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国有大型企业是仓储业的主体,中国仓储物流还处于自动化、智能化的推广和应用阶段。接下来,随著中国物流业整体快速发展,仓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的加入,在智能化升级方面,将给中国仓储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