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波三折,宽柔修章特大终于确定在9月18日举行。原本剧情是由挑战派(72人)联署要求召开特大,提案1.会员顶限从1000人提高到3000人。2.单一资本开销限制不能超过300万。
没想到剧情发展突然变轨,8月19日相信是倾当权派的42人,也提出要求召开特大,提案内容与72人非常接近,只稍微修改成限制单一资本开销300万加上或是总资产的2.5%。
两项近似的提案
那问题就来了,宽柔董事秘书处在收到两组联署人要求召开特大信函时,应该如何处理才最合理?按照民主原则,所有会员都有权力要求召开特大,但由于这次特大经历一波三折,并在7月4日由公会五帮多次协调后,双方达致共识签署谅解协议书,隔天各大媒体也广泛报导,称赞这次协议是古庙精神的胜利。
72人根据7.4协议于8月10日提呈两大议案,那42人为什么还要在9天后也提出内容几乎与72人相同的提案?那是否与7月4日被新山华社津津乐道的古庙精神协议有所冲突?而宽柔董事在42联署人事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42人是否有破坏协议,挑战新山华社领导的嫌疑?
整个过程,72联署人从5月24日提出召开特大的要求开始,就被一再刁难需要重新提呈,甚至还收到董事部发出的律师信,修章特大几乎闹上法庭。反而42人在8月19日提呈,3天后即22日董事部立刻批准举行特大,我们真的好奇42人是何许人也?他们也提呈特大是否有分散选票搅局的目的?这次特大有什么奥妙无穷之处呢?让我们深入剖析:
1.会员顶限1000提高到3000人没问题。
2.两个不同日期不同联署人提呈的特大却在9月18日同日举行,72联署人8月10日的第二提案(简称限300万)在918表决时是2a,8月19日42联署人提呈的是限300万或宽柔总资产的2.5%(简称2.5%),表决时是2b。在9月18日会员表决时只能从2a或2b中任选一项,如果同时赞成2a及2b则当废票处理,但会员可以同时反对2a及2b。
修章需75%会员赞成
3.总资产2.5%有非常大的争议,到底以何时的为标准?从账目看宽柔资产大约1亿令吉,但如果重新估价,光是校本部的地皮以每平方尺600令吉计算,就超过3.5亿令吉,加上古宽土地及两校建筑与现金,宽柔资产应该超过5亿以上。以此数乘2.5%就轻易超过1200万了,这么大笔的资产开销是否需要有所限制和监督机制?
修章需要75%会员赞成才能通过,这是高难度任务,现在再加上2a与2b分散选票,限制董事开销的提案可以说几乎毫无通过机会。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1.7月4日协议被破坏,各方签署协议成为一张废纸,公会五帮领导权威荡然无存,公会是否应该严厉谴责破坏协议一方?
2.宽柔董事部如果暗中支持42联署人,是否有背弃7.4协议的嫌疑?一个不守协议的教育领导团体,又要如何要求学生遵守礼义廉耻校训?宽董就算赢得特大胜利,却可能永远背上不择手段污名。
3.联署人千辛万苦要求召开的特大,要获得75%支持难度极高,从一开始我就觉得赢面不大,其可贵是在过程中唤醒大众了解宽柔董事许多莫名其妙的操弄手段,输了战役,却为未来赢得整个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9月18日特大,一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奋战,一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评的战役,优化宽柔体制,路还非常漫长,要慢慢不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