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Youtube键入“Ross British accent”和“Chandler British accent”,可以搜索到两个视频,都是从美国电视剧《老友记》(Friends)剪出来的。在第一个视频里,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古生物学者Ross Geller,于第一次在大学讲课,因为紧张和担心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开口说话,不知为何出来的是英国腔。结果他不止自己感到困扰,担心学生识破他,也因为这件事而给身边的朋友们取笑。在第二个视频里,电视剧的另一个主角Chandler Bing模仿Ross的英国女友说话,结果被Monica训话。
一个人的口音是从身边的人学回来的,可说是自然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刻意学习回来的口音,是假的口音(fake accent)。第一个视频让我们认识到刻意使用别国的口音是不自然的,可能是不自信的表现,被别人识穿的话会相当丢脸,到时需要面对的问题是为什么你明明不是这个国家的人,却要学这个国家的人讲话之类的问题。第二个视频让我们认识到刻意学别国的人讲话是恼人的,也可能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
这两个情节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给观众制造笑料。
普通话与北京腔
对语言发音提出要求就像是强要人按著特定国家的口音来说话一样。姑且不论普通话是否就等于北京腔,当本地人想到普通话的标准的时候,当他们有意识地按著普通话的标准来教授或学习华语时,心里应该不多不少都是以北京腔为学习对象。这是因为标准是人定的,标准音从某个角度来说就是人造音,是抽像的概念。比起普通话,北京话是更具体更明确的学习对象。这样也许我们就可以说,要本地人按所谓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就像是强要人按著北京人的口音说话一样。跟上述两个情节的区别是,人家是个人的选择,本地的情况却不是这样。
好一阵子以前在《东方日报》看过题名为“马来西亚华语的大杂烩”(3月15日)的专题报导。其中一名受访者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老师,这名老师提出“我国的正规华语教育体系不重视发音”是“华人普遍上对华语掌握能力不够精确”的其中一个原因。我刻意提文中的这两句话,是因为我觉得这两点都大有商量的余地。第一、本地华文教育连儿化、轻读都教了,“我国的正规华语教育体系不重视发音”这一点应该不能成立才对。
第二、发音标准和语文能力之间有没有关系?语文水平的测试一般分四项,听、说、读、写,分别测试听力、口述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真要指一项出来的话,唯一有可能跟发音扯上关系的大概就只有口述能力。细想又觉得不对。英国人和美国人对话也不见得有多大障碍。
依不依照同一套发音标准不影响彼此间的交流,发音和测试语文水平的另外三项又没有关系。那我想,标准的发音跟语文水平高低应该就扯不上关系了。要求发音标准,训练的不是语文能力,是模仿能力。
巴刹语与标准语
这样,在发音标准的模仿能力上刻意挑毛病,不会给个人的语文能力带来多大的帮助。反正本地人不一定都到过北京,那对北京腔的认识就只能是印象式的、或是从教材中对普通话的描述得来的,不可能模仿得一模一样。不过,对一个语言的变体提出价值判断,给它贴上正面或负面的标签,却会导致人们无谓的自豪感或自卑感,让人走向两个极端。
文中有一段写道,“例如在巴刹买菜,当然应使用通俗的语调作沟通,如果坚持使用标准普通话,那显得与地方风俗格格不入。同样地,我们在正式场合或作深入交流时,标准与准确语言的掌握也非常重要,不应只懂得巴刹语言”。拿马来西亚华语和普通话比较,普通话是“标准”,是“准确”,马来西亚华语却是“巴刹语言”,按报导的话说是“博君一笑”,是“语言与文化危机”。
这是一个极端,即一味主张模仿中国,以中国普通话为标准。另一个极端是一味反对以普通话为标准,说普通话的基础北方方言是胡人的话,自己的南方方言才是正统。
语言与文化危机
其实,在正式场合说话却不用所谓标准普通话的例子并不难找。去年来马演讲的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王汎森院士就是其中一位。出席者大概没有人会因为王院士发音不合普通话标准而质疑他的语文水平吧?或许本地会有一些人坚持认为所谓普通话发音才是标准,就连台湾国语都不算标准的。另一方面,中国驻马大使黄惠康发表谈话的场合都是正式的,可是从黄大使的谈话中也听不出多少卷舌音啊。说是“语言与文化危机”,我想是有些人多虑了吧?
对语言的讨论偏离了方向,结果对语言的讨论变成了对文化的讨论,科学的探讨变成随意的发言,“提升文化素养”、“依赖外来文化”、“符合大马华人的移民个性”等话都出来了。华人子弟的中文水平,发言的人有在关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