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无论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或律句,任何一句当中如缺少双连平便是犯了“孤平”之忌。

犯孤平的原因,主要是有些诗人作近体诗只依据“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仅注重五言或七言诗的二、四、六的平仄字,而不经意把五言诗的第一个字的平声字改为仄声字,或把七言诗的第三个字的平声字改为仄声字,便会犯了孤平之忌。

虽然孤平被视为创作近体诗之忌,在唐朝还是有不少五言诗或七言诗,甚至有些名篇,也犯了孤平之忌。例如:

白居易的《燕子楼三首》

(其二)的其中一句:
“曾到尚书墓上来”
(平仄仄平仄仄平)

崔颢的名篇《黄鹤楼》第三句:
“黄鹤一去不复返”
(平仄仄仄仄仄仄)

杜牧的《寄远三首》(其一)的其中一句:
“清夜一声白雪微”
(平仄仄平仄仄平)

孟浩然的五律《与诸子登岘山》首句:
“人事有代谢”
(平仄仄仄仄)

从上面的例子看来,显然是唐朝诗人并没有把孤平视为大忌,而是著重不以辞害意。

孤平是种拗体格律诗崔颢的名篇《黄鹤楼》,除了犯孤平,还犯上“三平调”和“三仄脚”。然而历代的诗评家把《黄鹤楼》评为千古绝唱,诗仙李白读了《黄鹤楼》即搁笔三赞。

再看看晚唐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乐游原》有句“向晚意不适”不但是全句皆仄声,且犯了三仄脚,还是一样灿耀古今,传诵不断。

其实犯孤平也算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格律诗家称之为拗体诗。这类拗体诗就是格律诗的一种;并非是一首不合格律的诗。

华教斗士林晃昇前辈的一首七绝既是被一位自称春秋笔的言论家评为诗意一流,是好诗,就不须有“可惜是一首不合格律的诗”。

当然,如能够使到句子有双连平则更好。试看看下面一首七律的颈联出句和对句:“离骚一曲千秋唱,哀郢九歌万籁沉。”

其对句(平仄仄平仄仄平)虽然犯了孤平,但还可把出句和对句的首四个字上下调动对调补救,即把上面的颈联改为:

九歌哀郢千秋唱,
(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曲离骚万籁沉。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样的调动,既可遵守“平仄交错”的规则,避犯孤平,亦可保持对偶工整的律句要求,也没有因辞害意。

初学近体诗者,一般上是依照既定的平仄格律来写,是不可能会犯“孤平”或“三平调”;“孤平”更非是是初学者很难懂的一道障碍。

说是林晃昇前辈这首犯孤平的七绝会误导初学者是不正确的。反而林前辈的拗体七绝却启迪引导初学者突破格律的框框,作出灵活创意,内涵丰蕴的诗篇。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突然呼吸困难 青年猝死房内

阅读全文
陈宗(左4)到三合港苏丹街小贩中心了解单一语文的新招牌。左起:拉美士县议员郑雅岭、刘维骏、三合港村长辜锦荣,陈宗、拉美士县议员陈逊益及拉美士县议员姚威遵。

新招牌改为单一马来文招牌 三合港小贩中心华印小贩不满失望

阅读全文
图取自网络

男子收藏电话卡20年 退费获得2.8万

阅读全文

入住酒店亲密时2男刷卡开门 情侣吓坏现心理阴影

阅读全文

交通罚单60%折扣 民众排长龙

阅读全文

伊党:我们更适合领导国盟 民政:慕尤丁当之无愧【东方头条】2024-11-22

阅读全文

赠书值得鼓励

八方论见

赠书是种善行。赠书的单位,通常是个人和团体;接受赠书的团体以教育机构和民间组织为主。不论授受书籍之多寡,笔者认为赠书是一...

阅读全文

警方岂可推诿庭令?

八方论见

众所周知,警方是法律执行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维护者,是受薪于人民的政府公务员,为人民服务执行任务。法庭是司法机构,得由...

阅读全文

谁愿意当乞丐?

八方论见

两年前,“丐帮帮主说”在台湾引发热议。原本两年后(即是今年)才举行的台北市市长选举,已在蓝营(国民党)内部提前开打。前国...

阅读全文

民生公益甚于国防

八方论见

我有两个愿望,是对国际社会的期待。第一个愿望:当今全球有不少的亿万富豪,我冀望他们都能像美国电脑奇才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一...

阅读全文

中港“一国两制”之见解

八方论见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今年6月10日发表《一国两制白皮书》,以“‘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为主题做出探讨。根据...

阅读全文

马华入阁难有作为

八方论见

首相纳吉不久前在没有撤换任何不胜任的阁员下扩大内阁,宣布马华和民政党6人重新入阁,其他国阵成员党的部长副部长职位,都维持...

阅读全文

2002vs2014──从世界杯看大马社会政治发展

八方论见

当笔者下笔写著此文时,全球足球迷正在疯狂地追看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决赛圈。大马身为其中一个足球狂热国,理所当然不能免于这种风...

阅读全文

东姑安南的美丽城市

八方论见

联邦直辖区部部长拿督斯里东姑安南宣布,凡是在吉隆坡武吉免登的两公里范围内布施给路边乞讨者的人士都会收到150令吉的罚单。...

阅读全文

积累社会力量,推进民主进程

八方论见

近年来马来西亚公民运动兴起,民众社会醒觉显著提升。多次的大型社会动员虽展现了人民力量,但却也消耗了大量社会资源,以致公民...

阅读全文

公私分明,也说“无知”

八方论见

中国《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里,记载著西晋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两则传闻事迹。其中一个事迹如下:有一天,司马衷和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