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毕马威(KPMG)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2013年欺诈、贿赂及贪污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在100间受访的上市公司中,高达90%认为欺诈,包括贿赂和贪污,是在我国经商时“不可避免的成本”。
看了这样的新闻,再看到许多政治人物及其朋党、家人逍遥法外的事,我们不禁要问:反贪委员会是干甚么的?
有关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人员的贪污行为,当然应该受到关注,毕竟那是违法的,也滋长不良风气,但它的影响毕竟有限。
例如,反贪委员会逮捕了一家向政府官员行贿的企业高级主管,当然很好,但它和一般民众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企业行贿的原因,主要是官员效率低下,加上官僚主义横行所致。如果一家企业向政府部门申请准证或投标,每次都因没有“孝敬”官员而落选,它的对手却懂得“做人”而得标。试问,有多少企业会继续坚持到底?本人并非鼓励行贿,只是重申毕马威(KPMG)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在大马经商时“不可避免的成本”,己经非常普遍。
企业贪污之外,真正广受全民关注的贪污课题,就是高官和政客的贪污,因为他们掌握权力,而且影响层面也比一般企业来得更大。
以著名的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PKFZ)事件为例。政府花了好几年时间,经过反贪会调查,聘用著名会计公司普华古柏(PWC)查账,再送往总检察署审核,最终提控马华前总会长、前交通部长敦林良实医生,以及昨日获释的另一名前交通部长丹斯里陈广才。可是,最后一分钟却功亏一篑。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如果反贪会没有充足证据,它不会贸然采取行动;如果总检察署没有把握,它不会提控这些政党大人物。可是,为何变成虎头蛇尾,草草收场?
真正的原因,大家都不清楚,但坊间却有各式各样的“消息”,指某些特权人物介入等,反贪污委员会必需给予清楚的解释。否则,这不但影响大人物的形象,也使人们在得不到合理解释时,选择相信网上的传言。
对此,反贪委员会首席专员丹斯里阿布卡欣表示,该会将深入了解被控3项在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事件上欺骗内阁的前交通部长丹斯里陈广才,被控方撤消控罪获得当庭无罪释放的原因。
反贪会当然可以深入调查研究,但却必需给公众一个说法。否则,等于浪费纳税人数以百万计的公帑。之前,有关砂州首长泰益的调查是否己有结果?还有最近网络盛传某位大人物的公子拥有上亿豪宅、某些政要在五星级酒店挥金如土开派对的事,是否也己调查?
反贪会是一个面向公众的机构,它应该从首相署独立出来,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它不论再搞多少公关活动,都无法消除“只捉小鱼,不碰大鱼”的印象。反贪会要获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就应该马上行动,先捉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