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党中央党选的署理主席之争,竞选期间虽然交锋激烈,当成绩出来后,各方的说话还算是相当克制,暂时没有撕破脸继续纠缠。而后,公正党基层和部分舆论发出一些善意的呼声,呼吁努鲁和拉菲兹不计前嫌,合作为公正党或国家继续贡献。
这一类呼声是温和、理性和让人充满希望的,它代表了许多人对政治团结、稳定的期盼,但在政治现实面前,这种期盼则是过于理想化和不切实际,因为现实中,政治背后的权力逻辑,往往大于民众的理想和期盼。
努鲁的胜利,相信没有多少人会认为这是公正党内正常的党内竞争,相反的,这是安华对拉菲兹的不信任和排斥的体现,只是赢家需要摆出宽容大度的形象,为了安抚拉菲兹势力、或避免让拉菲兹找到出走的理由,努鲁和安华自然都会对拉菲兹释放一定程度的“善意”,这种“善意”未必是真的,只是在政治利益的考量而言,是必要的表现。
努鲁若要和拉菲兹谈合作,就必须建立机制,也就是说要有岗位和资源配置予败选的拉菲兹,否则所谓“合作”也只是空谈;但安华原本就是因为不放心拉菲兹,才会让女儿努鲁挑战拉菲兹的署理主席一职,如今女儿胜选,又怎么会对拉菲兹重新委以重任呢?所以对拉菲兹而言,若受委一些象征性无实权的岗位,就已经算是最好的情况了;而最坏的情况,就是其派系遭受全面的清洗,甚至被逼退。
另一方面,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要拉菲兹很大度地去真心协助努鲁,也是不合理的,拉菲兹作为公正党原本的第二号人物,被有组织性的党内策动而败选下台,是一种羞辱;而让努鲁取代拉菲兹,是对外明示著安华对拉菲兹的不信任,在这种信任崩塌的情绪里面,双方其实都很难真正信任彼此,就算他们愿意在党选后合作,也很难让人相信这个合作是真诚的。
很多时候,人民会用人际关系中的道德标准看待政治,期待政治领袖“放下恩怨”,为国为民,但权力斗争背后的逻辑,很多时候也只是为了保留或巩固自己的影响力或权力,以及作出最好的政治形象算计而已,唯有去看到背后的权谋计算,人民才不会被表象所蒙蔽。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