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选本来最迟11月才举行,但却提早足半年。一般认为人民行动党是为了避开6月份美债到期,以及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及各种不按理出牌的冲击。新国总理黄循财表示大选真正的竞争是新加坡对垒国际形势,这句话显示人民行动党老神在在,丝毫不担心会输掉政权。但人民行动党也不能掉以轻心,上届大选意外输掉盛港集选区,继阿裕尼之后再丢失另一个堡垒区。连同后港单选区,人民行动党首度在大选中丢失10个议席。
集选区的发明,根据新加坡官方的理据主要是为确保国会有少数种族的代表。但初期在野党认为这制度是提高参选的门槛,因为要组织一个包含少数种族代表的竞选团队,对人才匮乏的政党而言极其不易。然而,随著新世代的成长,年轻选民的不作顺民的思维让人民行动党在一些集选区陷入苦战。2011年先丢失了阿裕尼,上届大选再赔上了盛港,并且东海岸和西海岸两个集选区也赢得惊险。这次大选新国政府做出重划选区的动作,是否与执政方意图增加某些选区获胜的概率有关,就等投票结果出炉才来验证。
上届大选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为61.24%,创下建国以来最差的成绩。此次选举,黄循财领军是否能够产生新总理效应值得关注,提高整体支持率是黄循财最大的挑战。阿裕尼和后港工人党的实力根深柢固,人民行动党很难夺回这两个工人党长期耕耘的选区,夺回盛港成了黄循财的重要KPI。
对人民行动党有利的一点,占总选民人数两成多的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乃打死不走的铁票。反之,在野党则靠年轻选民,以及社会底层收入偏低者的支持。持平而论,在野党要打破人民行动党在国会三份之二优势的目标看来不太现实。但却有可能在保住原有的选区之外,再攻下一至二个集选区。
屋价飞涨、生活费用激增是底层社会对人民行动党心生不满的原因。人民也很清楚新加坡换政府的可能性极低,现阶段的在野党仍未足以受托治国大任,但多支持野党多赢取几个席位进入国会监督执政党则是普遍存在的想法。选战才开打,态度高傲是一些人民行动党候选人的致命伤,如果屡屡出现这等低级错误,人民行动党在投票日“意外”多输几个席位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