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资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政治人物若连阅读报章、关心时事的基本功都荒废,岂非自弃其职?近日,槟城轻快铁(LRT)项目的争议正是一个典型例证。
马华公会领袖林瑞木在项目已公开招标、媒体广泛报道的情况下,依然重复“为何还没动工”的老调。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马华槟州州委黄德亮更是不知道从哪来的自信,言之凿凿地说著槟城轻快铁项目反映了槟州政府在资讯透明和项目进度上的问题。
对于这些杂音,槟州民主行动党议员黄汉伟可谓一言以蔽之。他出示《星报》4月16日刊登的全版招标广告,清楚显示槟城轻快铁珍珠线项目已进入公开招标阶段。全版的《星报》事无钜细地刊登了所有公开招聘的资讯。
只要在大声喊小声叫前,有仔细阅读报章、用心关心时事、稍加理性思考、马华黄德亮也不至于迷之自信,就槟城轻快铁项目无端抹黑槟州政府在资讯透明和项目进度上有问题。就连纤悉无遗的全版公开招标都视若无睹了,还能有更高的透明度?
曾几何时,阅读报章、关注时事是政治人物的基本功。然而,如今连这最基本的功课也被忽视,令人担忧。笔者亦自省,常在浏览报章时匆匆翻阅,忽略了广告等细节信息。日理万机的行政议员黄汉伟能够静下心来细致阅读报章,仔细咬文嚼字,就连广告上的资讯也一并涉猎,实属难能可贵。
有素质的问政以及监督制衡,应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而非只会呱呱喊,却不看数据,对事实不明就里就大发伟论。以近期的槟轻快铁口舌战为例便不难看到马华的问政常流于表面,往往缺乏事实依据与政策深度。在已有钜细靡遗的全版公开招标广告后的2星期,马华仍在炒作槟轻快铁进度课题。这样的“空包弹式”批评,暴露了他们对基本程序、工程流程的无知,甚至连报章媒体都不看。
且不论从前还是在野党的的民主行动党在监督制衡,议会辩论上的卓越表现,严格来说,如今的马华在问政这件事上,或连民政还不如,至少民政在炒作课题的时候,还时不时提出有论据,论点以及论述的论调。
民政党在槟州的论述水平与监督方式,整体上显得比马华更理性,也更愿意围绕政策本身作出回应。当然,这并不表示民政党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反对党,事实上,他们在许多关键议题上也常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但在“反对党素质”这场比较中,如果说马华是完全脱节现实、鼓噪喧嚣的政党,那民政党顶多只是表现得较好一些。两者在问政之时,都未能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只是希望鸡蛋里挑骨头以达到其政治投机的目的而已。
不论朝野,政治人物皆应以身作则,回归基本,认真阅读报章,深入了解时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监督与问政。只有如此,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提出有素质的论调,推动国家的进步。不仅是槟轻快铁课题,在任何公共议题上都需避免“速食式问政”,监督制衡以,乃至于炒作舆论都需回到“事实”、“数据”以及“专业”三板斧上。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