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拿到一张名片时,你会注意到什么呢?有些人的名片有长长一串头衔,有些人则简单得连电话号码也没有,而有些人可能平时总是被人叫“Dr.XXX”,但其实并不能称之为“博士”。
除了学术性的哲学博士(PHD)、医学博士(MD)、工程博士(ENG.D)和工商管理博士(DBA)外,其实还有一种为“荣誉博士”。
荣誉博士又称名誉博士,从褒义注解,这是大专学府颁授予一些对社会国家或某个领域有巨大贡献的荣誉学位,所以这并非学术性博士,因为获颁授的对象无需任何考试来考核或论文答辩。
惟,荣誉博士其实自已知最早的颁授对像开始,就已充满争议。1478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莱昂内尔·伍德维尔(Lionel Woodville)荣誉博士学位,而他是当时的温彻斯特主教,也是国王爱德华四世的妹夫。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加强大学与王室之间的联系。
后来,很多大学也先后跟风,因而备受争议,有者视为嘉许权贵和社会贤达的公关手段,一些大学管理层也渐渐把荣誉博士学位当作富豪捐献的回礼。
《Yahoo!财经》于2019年刊登的〈荣誉博士的商业价值〉则形容,颁发荣誉博士学位既可以答谢慷慨解囊捐赠者的支持,又可以作为邀请名人出席学校毕业礼借口,对大学校方而言,不失为本小利大的工具。
问题是,近数十年全球大专学府的数量暴增,令荣誉学位通胀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到了滥竽充数的情况。再加上时至今日仍无统一查证和监管单位,荣誉学位也随之延伸出另一种“商机”。
根据媒体于2024年12月29日的调查报道,有非法集团甚至以区区500令吉贩售虚假的荣誉博士学位,他们会派人到顾客的住家,然后让顾客穿戴博士帽和毕业袍拍照留念,同时顾客也会获得一张荣誉学位文凭。如果预算较充裕,如数千令吉或一万令吉不等,则会受邀到国外酒店举办的典礼仪式。
严格上来说,荣誉学位比较像是一种奖项,并不是一个人的学历。因此,很多国家甚至连有颁授荣誉学位的高等学府也不接受荣誉博士为头衔。根据格鲁夫城市学院心理学教授沃伦·思罗克莫顿(Warren Throckmorton)审阅的数十份大学政策声明,通常获得荣誉学位的人并没有权力称作“某某博士”或Dr. XXX。
大马的玛拉工艺大学(UiTM)也曾在2016年12月发表文告,提到荣誉博士不可被称为“博士”或“荣誉博士”,但可在文字加上 (Dr.),如YBhg Tan Sri (Dr.) 或YBhg Datuk (Dr.)等。
换言之,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Dr.头衔置在括号里,即(Dr.),那此人既非医生也不是博士,而是荣誉博士(当然,至于有关的荣誉学位由哪所大学颁授,孰真孰假又是另一番工夫)。
我倒觉得比较有趣的地方是,好几位凭多年寒窗苦读和研究考取博士学位的朋友,私生活里不喜欢搬出博士头衔,甚至不要学生叫他们“Dr.”;反倒有好些获颁授荣誉博士学位的“Dr.”,总是陶醉在Dr.和博士的头衔里,对别人称呼他们“Dr.”也是照单全收。这两者的强烈对比和态度反差,不失为研究好题材啊!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