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频频发生少年在校内身亡悲剧。接二连三,这很可能不是偶然。一看到类似新闻,顿生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的担忧。
日前,临床心理师暨注册辅导员彭开贤在其脸书公开一篇《致报馆总编辑的公开信:谨防维特效应——呼吁负责任的新闻报道》,里头恳请媒体在报道自杀新闻时,严格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预防自杀:给媒体从业人员的指引》,以减少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特别是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
他的敦促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杞人忧天。只要你稍有注意,就会发现每次同类的自杀新闻看似“季节性”–-几年前有所谓的网红因欠债而试图自杀并惊动消防队后,短时间内发生好些类似案件;2022年5月25日我曾撰写《别再当帮凶了!》前也多次发生同类轻生案。
每次接二连三出现同类轻生案,看似雷同,但其实绝非巧合。这些所谓的“季节性”或“巧合”均属维特效应,也即是自杀模仿的情况。
1974年,社会学家大卫·飞利浦斯(David Philips)将自杀模仿的现象命名为“维特效应”,取名自1744年德国作家特德的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因该小说推出时因故事主人公维特的自杀结局,而在欧洲引发一阵自杀狂潮。
根据大卫·飞利浦斯的研究《自杀的影响:“维特效应”的实质和理论意义》发现,对于大规模宣传报导自杀事件的地区,自杀率会有较大涨幅;而且,媒体越大肆报道,或当事者的知名度越高,那影响也更深远。
亚洲媒体最常引用的“维特效应”例子,就是张国荣自杀一事。2003年4月1日,自张国荣轻生后的当天深夜到翌日凌晨的9小时内,全香港已有6名男女跳楼自杀,其中5人不治。那一年的4月,香港共发生131宗自杀身亡个案,较3月份增加32%。
韩国娱乐圈也多次发生“维特效应”。以2008年为例,短短数个月里,韩国知名街舞组合Last For One候补成员杨某、著名演员安在焕、安在焕的好友女明星崔真实、变性艺人张彩媛和演员金智厚等人相继自杀。单是崔真实自杀后的第二天(2008年10月3日),韩国就有78人自杀,而崔真实的胞弟也在姐姐去世的第二年自杀。
维特效应
因此,千万不要小看维特效应,它就像是传染病一样,杀人于无形。更何况,根据2017年全国健康及发病率调查报告(NHMS)显示,大马有10%年龄介于13岁至17岁的少年有自杀倾向。这意味著,他们可能总是笑脸迎人,而我们却毫无察觉;因此,我们的无意分享,可能为他们提供了不当方法加剧风险。
除了世界卫生组织在《自杀预防:给媒体从业人员的指引》中倡议的六不六要指南外,作为网络公民的我们其实也能通过日常小行动带来影响:请不要点击,也不要转发任何轻生新闻或文字报道。也请不要点击和转发任何轻生画面或视频。同时,我们可分享防止自杀热线或辅导管道的资讯,如大马防自杀热线:03-76272929(生命线协会)。
当然,如果你曾走过生命低潮,我们也可通过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鼓励那些正在挣扎中的人看到希望。若察觉身旁有人情绪不稳,务必要伸出援手,聆听他们的心声,用真诚的关怀代替冷漠。
我们虽在社交媒体都有撰文和转发的自由,但也有网络公民责任,只要我们都体现网络素养和醒觉,那有可能将可引发自杀模仿的“维特效应”扭转为降低模仿的“帕帕基诺效应”。请相信:We can make a difference,我们都可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