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辩论界,传闻某辩手收到邀请参与辩论表演赛,而(被认为)遭到另一名资深评论员点评为不够资格,而引发网络口水战。但笔者必须先阐明,事实还有待厘清。
十多年前,笔者曾经多次代表学校参加中文辩论赛,后来受邀当国中中文辩论的区,州,国赛的主持人,以及国会式辩论的州和全国裁判。对辩论,以参与者,观众以及评审的身份,自认略知一二。
曾经评审过一场州赛,两个不同区的队伍,因主办方的无心过失,都以为自己是正方。笔者是当时的裁判长,暂时暂停了比赛,与两位陪审官商议。两位陪审员同意全权由笔者处理。
笔者与两位团队的带队教练开会。本是正方的团队认为已经准备充足,要继续比赛,否则则对该队不公平;而被主办方无心过失导致被误导的另一个队伍,则要求更换题目,公平再战。
因为是淘汰赛,且胜出队伍需要继续再战,笔者在得到主办方和陪审员授权后,做出最后决定。给予双方一个小时重新准备,以同样的题目出赛,但是把论述和论据分数比例压低,提高辩风,团队精神等分数的比例,来遴选整体表现较好的队伍。
比赛完毕后,笔者又把带队教练请到评审室,在主办方和陪审员面前,重新解释更改后的评审标准,并解释,这是为了华教,为了辩论界的发展,而不是为了个人荣誉。若带队教练不接受,那么评审将不公布成绩,交由主办方自行解决。
在深思熟虑后,双方带队教练握手言和,同意接受裁判的判决。笔者才把判决交给主办方公布成绩。这次危机圆满落幕。因此,主办方在看到笔者处理事情的方式,破天荒邀请才20来岁的笔者,与各位资深的前辈一同评审后来举办的全国赛。
马来西亚的中文辩论水平,是能够与中国较量抗衡的。就连中国的队伍,都不轻视马来西亚的对手。随著时间的推移,辩论也越来越普及。过往不知道辩论的普罗大众,也因社交媒体而对辩论有所认识。
大马辩手
笔者发觉,马来西亚辩论界的新手,一代比一代强。因为还年轻,有著初生之犊不怕虎的心态,都很强悍,对对手秉持咄咄逼人的辩风。
比较老一辈,且还对辩论保持热诚的资深辩手,则在表演赛或者其它情况的时候,将辩论或演讲焦点转向观众,整个方向,都是以观众为主,确保观众明白课题,字句简单清晰,甚至还有互动。其中不乏主持人如胡渐彪,颜江汉或者演说者颜如晶,网红卢卡斯,律师洪伟翔等等。
若辩论圈,有个“界”,俗称“辩论界”,那么,推广辩论的方向可能就出问题了。辩论,不应该有界,而是应该普及化。
国会议员们提高素质,辩论国家政策,而不是人身攻击,玩弄政治;公司高层不同意见时,在有限时间和资源,尽可能的说服同事;在非政府组织的开会,运用辩论知识来说服会员以推动组织发展;开家庭会议时,不是父母用身份压制孩子,而是与家人讨论如何面对问题。这些每天都面对的情况,无一不需辩论的技巧。
而推动辩论,就是推动,在个人,家庭,国家层面,以理服众,推广民主,集思广益,迈向更好的未来。
因为类似的事情,而轰动社群,主要是因为辩手有“归宿感”,认为辩论有个“界”。然而,这个“界”,因为网络和网民对时事的认知和政治的参与逐步提升,而已经开始在马来西亚华人圈逐渐模糊。辩手们,应该把焦点开始转在正面推广辩论的风气于广大群众,而不是在自己设下的“结界”里当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