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9大选结束联盟采取大收编策略变成了国阵,我国政局很长的一段时间就一直处在各政党自己玩的局面。执政党党选受关注的程度远远在大选之上,其中又以巫统和马华党选最受瞩目。而在大选期间,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华社只能把目光聚焦于马华、民政和行动党对垒的二十馀个华人选区的胜负。
直至1990年大选,在巫统党选斗输的东姑拉沙里、莱士雅丁另起炉灶创立四六精神党引领在野阵营对抗国阵,两线制的概念被提起,让素来平静的政坛激起一阵涟漪。当然结果仍是功败成,在野党在国会差7席才达到否决国阵2/3优势的门坎。行动党在槟州距离执政的目标还差3席。
其后,1998年安华被马哈迪逐出巫统,引发烈火莫熄政治运动,安华虽锒铛入狱但也催生了公正党,两线制的格局再一次被酝酿。唯1999年大选仅惠及伊党,不仅守住吉兰丹,拿下27个国会议席,而且还攻下登嘉楼州政权。另外,还帮助公正党培植势力,赢得吉兰丹3国席和登嘉楼1国席。
国阵虽然大量流失马来票,但马华制造华社恐惧心理,加上伊党和行动党组成替代阵线,马华大力宣传行动党认同伊斯兰国路线,在讯息流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华裔选民一来担心改朝换代会造成社会动乱,二来对行动党与伊党结盟将带来的负面影响被对手渲染,投票结果华人票与马来票朝反方向发展。失去重挫巫统的大好机会。
2004年大选,由于阿都拉接棒初期塑造了要进行改革形象倍受期待而取得狂胜,公正党仅在峇东埔靠旺阿兹莎以微差票数胜出,避免公正党被灭门。但路遥知马力,阿都拉的软弱,让党内群雄并起,各方献诸侯争抢地盘而显露嚣张跋扈嘴脸,巫统领袖激进作风,连带的让华社感受到马华民政的无能。
阿都拉释放安华,让安华成为在野联盟的共主,才激起了308政治大海啸。如此看来,两线制磨合了18年,经历五届大选才展现出成效。从308到509,整整耗费了十年才完成了改朝换代的任务。然而希盟才执政22个月又冒出一个国盟政府,到了第十五届大选因出现悬峙国会,才催生了大团结政府。
第四波分裂
归结起来,搅动政局的参数就是政党的分裂。其中巫统的分裂与势力被削弱让我国政局起了变化。就像细胞裂变,争抢资源,营养自然不足。1987年东姑拉沙里出走是第一波,但很快裂痕被修复,四六精神党泡沫化后被解散。
1998安华被逐出家门是第二波,公正党带给巫统重大的冲击。2016年慕尤丁被开除党籍是第三波,土团的势力对巫统带来巨大的威胁。2023年凯里被开除及希沙慕丁被冻结党籍会不会是第四波,目前仍待观察。
当然,上台执政的政党联盟也因分裂而经历了政权的垮台。2020喜来登政变的导火线之一其实是公正党内部的分裂。原属民联三大支柱的伊党也因理念不同分裂,也因此分散了马来票造就了509改朝换代的历史。
朝野阵营在往后的日子谁先出现分裂,将牵动政局的发展。伊党、土团党、公正党、巫统内部都存在一些缝隙,再扩大就会形成裂痕,不小心就会发展成搅动政局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