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林的歌曲《野蛮游戏》里有句“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但现实生活里我们虽不至于分不清楚老虎老鼠,但确实很多人分不清“沙”与“砂”。
“沙”与“砂”虽相近,但实质并不一样。一般沙是指自然形成的石粒,如河沙、沙滩,而砂是指矿石粉碎形成的石粒。不过,千万不要误会,我说的“沙”与“砂”并不是沙石与砂石之差,而是“沙巴”和“砂拉越”。
日前,砂拉越副总理拿督斯里沈桂贤在其在脸书个人专页发文表示:“看到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杂志2023年6月版刊登的一篇文章之副标题,我感到无比震惊。”
尽管沈氏并没有直接指出有关错误和误导性信息,但从他贴上的照片可清楚看到,2023年6月份的《Going Places》旅游指南竟将原有昵称“犀鸟之乡”的砂拉越,误冠以“风下之乡”的昵称。
据《诗华日报》引述沈桂贤的报道提到,砂拉越人很了解西马,但西马人依然对砂拉越存在错误认知。因此,他认为,这将难以实现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所高喊的“Segulai Sejalai”(砂拉越的伊班语,意思是团结一致)。
作为一名曾在沙巴升学的西马人,我必须羞愧的承认:东马人很了解西马,但西马人依然对东马存在错误认知,所以类似的“沙砂分不清楚”其实不时会在我们生活上出现。
物资比西马贵
犹记得当我二十年前到沙巴大学升学时,一些长辈甚至以为东马人是住在树上的,担心物质匮乏。其实,东马物资不匮乏,天然资源更是丰富,但物资确实远比西马贵。我永远记得,从西马坐飞机到沙巴的其中一份中文报,20年前竟要价一份3令吉20仙!
另一最常见的窘境,明明我升读的是沙巴大学(UMS),但不时被误以为是砂拉越大学(UNIMAS)。毕业了近廿年,每年大学录取名单放榜,仍有人来问我有关砂拉越大学的升学须知。
有时候,心里不禁会纳闷:天啊,我们明明只是相隔了南中国海,为何仍有那么多西马人不了解东马,甚至是连最基础的“沙”与“砂” 都搞不清呢?就正如我曾在《从831反思独立》和《这个916不一样》提到, 8月31日和9月16日对东西马人有著截然不同的历史意义。
对我而言,只有真正认识东马这片土地,我们才会更以大马的多元为傲。我仍记得叉烧和烧腊饭档和友族经营的清真扁担饭相邻营业所带给我的震撼,还有不要相信视觉主观的先入为主,因为肤色不代表种族,而跨族通婚的混血儿也都成了各族文化交流与传承的常态。
别再沙砂分不清,才能真正领略大马的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