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在数百年前的马来西亚已经根深蒂固。打从马六甲王朝第一任苏丹拜里米苏拉皈依伊斯兰教至今时今日,马来文化无比受到影响。但是自独立以来,伊斯兰教受到影响最多的是政治。
独立之前,1955年马来亚全国大选,既是伊斯兰打入民主的第一步。在竞选的52个议席中,马来和伊斯兰主义的巫统和马华结盟,赢得51席。而伊斯兰党则赢得一席,是马来亚第一个国会反对党。在此之前的殖民时期,苏丹也是掌管伊斯兰事务的州最高统治者。
50年前的伊斯兰教,在形式上比较开明。我还记得,已故著名演员比南利的电影,很多友族演员的穿著比较开放,题材也一般和宗教没什么关系。
但是因为政治的演变,执政当局和反对党相互比较“谁更亲伊斯兰”来赢得更多友族选票,因此拚搏哪一个政党的执政方针和政策更维护宗教。举例,伊斯兰党在九十年代初执政吉兰丹,都以清真为方针,逐步减少非清真活动和区域。现在哥打巴鲁被列为“伊斯兰城”。
国阵执政时期,也是如此。为了和伊斯兰党较量,开始在电影方面删减“不清真”画面,在学校推行穿戴头巾,严厉执行穆斯林不能饮酒条例等等。
如今,包括行动党在内的希盟,在执政头六个月推行的政策,也是以符合伊斯兰和马来主义。减少特别开彩,不承认统考,较少华裔部长,没有大肆更改之前抨击国阵的种族政策等等。这都是宗教相关的政治较量。
伊党崛起
老一辈和非城市的穆斯林,已经陷入这个政治较量的框架。行动党是离维护伊斯兰最远的政党,巫统逐步下滑后,伊斯兰党则是最靠近维护伊斯兰的政党。纳吉原本领著一股支持国阵的势力。但是入狱后,这股支持力量逐渐转向国盟。
年轻一代的穆斯林在政治上的考量比较简单。何者更为清廉?有些认为是希盟,有些则认为是伊斯兰党。但是刚刚因UNDI18和自动选民登记而被赋予投票权的年轻友族同胞,继上一次大选过后,开始慢慢关注时事。
这些年轻人友族,比老一辈开放。主要是因为社交媒体,如TIKTOK让他们见识到了世界秩序。比起他们的前辈,他们比较能接受普世的世界观。
这一代穆斯林不容易陷入故步自封的宗教诠释。因他们有能力自行找寻资料以了解本身的宗教。他们也比较能理解其他族群的文化和宗教。这一代成为主流之时,也是马来西亚文化进行蜕变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