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流传著一个听起来蛮感触的“笑话”,说3000元请不到一个劳工洗碗,但3000元却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来应征。
友人公司欲聘请初级普通书记,条件仅需要大马教育文凭(SPM),然而来申请应征的却不乏很多有著专业大学文凭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薪水也不敢比高中生高很多,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想进来白领阶级工作,对手竟然是仅有高中文凭的毕业生。
曾经有个补习中心负责人,说想请个陪读老师,高中程度即可,结果要找个高中生竟然找不到,来了不少学士甚至是硕士生,负责人说想请也不敢,即使他们愿意拿底薪,自己心里过意不去,总觉得“小庙容不起大佛”,不敢“高攀”,也担心他们做不长久,这种“学历歧视文化”让拿著高等文凭的毕业生屡屡被拒。
在教育普及化后,人人都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大学生已落得满街都是,加上社会重视学历的传统,让过去的教育机构及父母都非得把孩子送进去大学才算了了一桩人生大事。然而随著学历贬值越演越烈,高等教育的文凭含金量已经越来越低,如果就读的科系会被机器或AI取代,那前途会更加不妙。
加上疫情后时代,不少企业都在紧缩开销裁员,更多的大学生将面对严峻的就业门槛,即使“屈就”也不见得有公司愿意接受,或者说,就业市场其实已经出现了“大学生疲劳”,而“学历鄙视链”也让这个问题更加显性。
20多年前,当笔者进入大学就读时,可说是家族第一个大学生,那时读大学真的是光宗耀祖之事,我们那时候的大学生还算值钱,是因为进大学门槛不易,学位供应量少,而侍适逢经济起飞阶段,需要脑力及知识型的工作量也多。
来到20年后的今日,我们可以看到公立大学20间,私立大学就有104间,这还不包括大大小小的私立学院,这些公私立大学,每年为社会供应25万名大学生,但社会并没有办法每一年提供25万个适合大学生的白领就业机会,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加入了GRAB或快递行业,或者是前往新加坡当劳力当服务员,而更多的是当客服人员或者是销售人员。
学历贬值加上AI时代的降临,将会取代更多白领阶级的工作,或者我们不能再被世俗的定义蒙蔽,不是说一定要考入大学才有好前景,也不是说就不该读大学学习知识。学历是可以贬值,但知识智慧及技能却不会,因此我们需要看重的深耕的教育方式,智慧性的知识及一门技艺,而不是仅是"追求学历"。
在未来,与其仅是要把孩子送进去大学领著大学文凭,不如引导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才是根本,去找到自己感兴趣及天赋的所在,并持续的研究深耕,拥有高度不可被机器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未来需要去努力的方向。
归根结底,学历或者是步入社会的门槛,但在今日时代,已经不是唯一的起点,学会掌握一项技能,拥有高超的沟通及领导能力,掌握未来AI的运用,只有能力强了,你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