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交通部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对媒体表示马来西亚注册的交通工具已经超过国内人口数量,今天马来西亚有超过3300馀万辆各类交通工具,并且每年以百万辆的速度在增加。这可怕的数据一公布,大家才恍然大悟今天马来西亚交通拥堵的根源是车子太多。
数据公布没几天,我们睿智的首相就宣布政府补贴公共交通业者超过1亿5000多万令吉,推动一个月的公共交通免费搭乘计划,官方的做法应该是希望透过这个方式增加使用公共交通的人数,以减缓雪隆区日益恶化的交通拥堵问题,只是这一连串的操作,却是让人看到政府对这件事毫无远见和全盘规画,简直是病急乱投医。
首先,今天交通堵塞的原因是车子太多,公共交通系统使用人数太少,所以解决方案应该是减少道路上车子的数量,增加公共交通系统的使用者。然而过去数十年来,管理者的做法是不断的规画新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却从未有一个政治人物或是官员公开的表示要减少国内车子的数量。
这种情况就好比某人的心血管堵塞,医生不断用绕道等手术来改善问题,却从未要求病人要改变饮食习惯,降低脂肪胆固醇的吸取,这种做法短时间内可能会改善堵塞问题,只是其他的血管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一定会走向堵塞。
同理,我们的道路犹如体内的血管,既然因为车子过多而造成严重的堵塞,那就应该对症下药,制定一个减少汽车数量的方案,而不是一昧的增加公路而无视根本的问题。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减少汽车数量会影响汽车工业发展,还是建造新道路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反正就是从来没有人觉得减少汽车数量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只看到政府不断拨款规画建造新路,人民拼命买车上路,两者似乎在互相较量,看是政府建公路的速度比较快,还是人民把车子塞在路上的速度比较快,反正结果就是塞车的面积不断增加。
补助非最佳方案
公共交通是减少公路汽车数量最佳解决方案,只是政府以补助形式让民众可以免费搭乘公共交通,很显然就是一个考虑不足且没有远见的决定。今天大家不搭乘公共交通的原因从来就不是因为价格问题,而是整体系统有著各种急需解决的各种软硬体的症结,政府拨出的1亿5000多万应该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各类不足,提升软硬体设施,让民众感受到服务和设备的提升而更愿意使用公共交通系统。
今天政府使用的补助的形式或许可以让这个月的公共交通使用人数上升,只是补助结束后,一切必定会打回原型,大家继续开车,道路继续堵塞,公共交通系统继续保持低使用率。
从年轻人因为汽车贷款而宣告破产,到各种交通意外造成的损失、违规停车导致的冲突、交通堵塞造成的经济损失,空气污染等,这数十年来汽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很无奈大家犹如温水中的青蛙,慢慢的被煮还不自觉,而有关单位也只是在隔靴搔痒,从不对症下药,不禁让人怀疑其实他们根本没有想要解决问题,反正路继续建,车子继续卖,钱大家继续赚,大家塞车也只是骂一下,问题不解决不会怎样,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