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拉兹吉丁在本月2日宣布正式废除中三评估考试(PT3),这是继2021年废除小六评估考试(UPSR)后,再次透过废考表明推行课堂评估,落实教育改革的决心。
为了强化评估,教育部决定采取几项举措,当中包括规定小学四、五、六年级以及初中一、二、三年级,在实施形成性评估(Pentaksiran Formatif)之际,另在年底给学生安排一项总结性评估(Pentaksiran Sumatif)。为了确保评估的一致性,教育部将设立题库(Bank Soalan),为中一至中三的所有科目准备考题,再由各校教师从中筛选题目,编制成试卷,这与之前PT3的做法相似。
至于小学组,教育部只为5个科目即马来文、英文、数学、科学以及历史设立题库,其馀的科目则交由教师各自负责。可发现除了历史以外,其馀4科都是所有源流学生在UPSR中的必考科目。现在虽然不再以UPSR为名,用的也不是全国统一试卷,但既然是以“一致性”为目的,题库中的试题想必需要特定的格式与标准。无怪乎有小朋友听到消息后惊呼:那以后不是变成3年级开始就得考UPSR了吗?而且还是连考3次耶!
教长做出上述宣布后,看到坊间关注、讨论的更多的是PT3的废除。就像当初废除UPSR一样,大家都担心没有了考试,学生会失去学习的目标与动力。我也很担忧,倒不是担忧没有考试,学生不会读书,而是担心废除考试后,却又硬性规定必须进行由教育部负责协调的总结性评估,将再次让学生只为考试而读书,误把考试当作学习的唯一目标。
教长所勾勒的画面是美好的:学校的年中评估与报告以形成性的课堂评估为主,来到年底再辅之以总结性评价,让两者互补。一方面,可透过课堂中的多元评估方式,回应时代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可透过中央的适度介入,运用一致的总结性评价来管控评估水平,解决校本评估标准不一的问题,减少家长的疑虑。
考试并非一无是处,课堂评估也不是无瑕可击,两者并非不能共存。问题是当前大家对考试馀情未了,而课堂评估又未真正落到实处,口号喊了多年,一直等到去年正式宣布废除UPSR,别无选择之下,才渐露曙光。
改革阵痛
目前这个阶段,大家还处于改革的阵痛期,正努力探索、适应新的评估方式,教育部却发出必须进行总结性评估的指令,会不会再次把大家的目光吸引到考试上,再次回到老路呢?
尽管教长已在记者会上强调安排总结性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教育部提供参考数据,以针对学习提出更好的对策,并不忘呼吁大家不要攀比,避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但对于长期沉浸在应试文化,向来习惯利用常模参照,人比人的方式来看待学习表现的人们来说,真能说不比,就不比吗?
这一年来,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没有排名,大家尚难以自拔,用TP(Tahap Penguasaan,学习掌握程度)比个不亦乐乎,师长相互比较孩子的成就,官员为此而问责教师。试想往后有了由教育部协调,涉及全国的总结性评估,大家真能按捺得住竞争、比较心理,没有评比的压力吗?
到头来,这项规定于年底必须进行的总结性评估所用的格式与标准,会不会成为教育最新的指挥棒,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学,叫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课堂评估都为之团团转?当表面的荣誉高于一切,大家都忍不住评比时,个体的学习需求与发展,还能受到关注吗?
教育部希望透过上述举措来加强评估,但我却乐观不起来,忍不住担心我们到底没能熬过改革阵痛期,担心磕磕绊绊,走了将近11年,却一直未能步入正轨的课堂评估再次U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