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原则。这句话出自《论语》之“礼之用,和为贵”。 就是说,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 也就是说,以礼的要求来处理一切身边事务,要求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处理得恰到好处,以适当平和的方式去调解,让双方或多方不同的意见与论点得以融合同归。和为贵的观念,虽说对当今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弊端,于化解方面不无裨益,但切忌被错用,而成了软弱逃避问责,不敢正视问题的借口。
孔子所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它意思是说:礼的重要,在于遇事要和顺、适可而止的去解决,这种态度最为可贵。从前圣明的君王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其可贵之处就在这方面。领导人在处理事务的时候,无论大事或小,都会依据这个原则去执行。若遇到矛盾之时,若仍一味地追求和顺,而不用礼法、正念去节制处理的话,这也是行不通的。
所以我们不应断章取义,认为凡事都必须以狭义的“和”为贵来处理。“和”,它绝非一块万能胶布,不能老要求事事“和而同”。在任何交涉、讨论或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常会出现“和而不同”以及“同而不和”的状况。这就是出自《论语》里的“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其目的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包容,尊重对方的立场与见解。
我们既不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论述见解,也不该怪罪对方与自己有不同的见解而产生的争执或辩驳,怪罪对方失礼,态度上先不尊重自己而没做到以和为贵之处事原则。这情况之下,人们,尤其是上级领导,往往会因为“面子”挂不住而刚愎自用,失去了客观待事的应有态度。身为一名领导,或道德品格高尚的君子,尽管不认同别人的看法,但仍能够集思广益、包容和尊重他人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保持和谐的态度聆听与接受他人善意的进谏。
老子的老师商容,临终前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牙齿不在了,舌头还在。这看似简单、听似无奇的道理,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商容说这句话是要告诉老子:牙齿虽硬但不得久存,而舌头柔软,则可长在。所以它衍生出老子后来所提倡柔弱胜刚强的“上善若水”之道家处世原则和个人修养之概念。
一个成功的领导人,讲求的是宽阔的容人胸襟,以气度服人、谦虚自省的接受他人意见,而不是仅顾及个人颜面而无理硬掰。以和为贵这个概念,它必须是双向的。如果一味要求他人以和为贵,而自己却放不下身段,或不敢面对问题而勇敢担当的话,这就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了。简单地说,“以和为贵”,既然是《论语》先提到了“先王之道”,由此可见孔子所提倡的,主要是针对上级领导自我大度要求,而不是单方面认为这是下属对上级务必扛起的尊重与“维和”义务。
这种单向要求的“和气”,是不会带来任何实质的“和谐”意义的。或者可以这么说,它只能让双方因争论而产生的“怒气”,会进一步的发酵与恶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