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慕尤丁在行动管制令3.0之后,宣布了经济覆苏及保障人民的援助配套(PEMULIH)援助配套;到底这援助配套是否能在疫情中协助到民众,中小企业?这交由各方去评价。但对单身汉或是低收入户而言,援助金微不足道预期说是援助金,反而我会用“小确幸”或是“中小奖金”的概念去形容。
2020年疫情初期恰好也是国盟政府刚上台,于是3月27日宣布的2500亿关怀人民经济刺激配套(PRIHATIN),就有以大手笔的援助金去塑造形象之嫌,之后是4月26日公布的关怀人民经济刺激配套附加配套(PRIHATIN PLUS)加额的100亿、6月5日宣布的国家经济复苏计划(PENJANA)的350亿、9月23日的“我们关怀”额外援助计划(KITA PRIHATIN)的100亿、2021年1月18日的保护大马经济及人民援助配套(PERMAI)下的150亿、3月17日的经济与人民强化配套(PEMERKASA)下的 200亿、5月31日经济与人民强化配套加强版(PEMERKASA+)的400亿。
国盟在短短不到一年半的抗疫时期,派出8个相关配套,但是这些援助无法解决受疫情影响下的民众日常生活;表面上政府提供了各项援助金,但实际上民众却没有太大的感受。
疫情不断的升温,甚至在行动管制令3.0下也无法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病毒扩散的足迹不断出现,政府似乎没有快速及有效的解决方案;反而是只依靠卫生总监诺希山的个人光环在媒体上喊话请民众留守在家;或是只单靠注射疫苗去压制病情。政府对于抗疫的整体规划与方向,可说显得失败。
要如何在疫情中去维持国家的经济发展、让中小企业拥有现金流渡过难关,甚至是如何提升一般民众或是打工仔对于未来经济复苏的信心,政府似乎没有提出有见地的想法。过去一年的抗疫生活中,政府显然还在摸索中,没有办法“快速”的解决民生问题,反而是要等到议题严重时才去正视。
过去,国盟政府是以个人的收入作为标准去分发援助金,但是最新一轮却有别于过去,一些行业也获得援助,这是因为疫情的影响下许多行业都撑不下去了,例如:娱乐业、健身房以及旅游业等。无论如何,政府的援助金应依照不同的行业类型去区分,让在疫情中最受打击的行业得到更多的保障。
参考台湾的经验
以台湾作为例,依照不同的行业去列出不同的援助计划,例如在疫情中最为重要的农民能获1万台币(约1400令吉),甚至所有农产物蔬菜以及水果,相关部门会协助销售与行销。与旅游相关的交通行业也可获得每月1万台币为期三个月;甚至艺文工作者也一样,能拿到为期三个月,每月1万台币的补助。
对于贷款,台湾政府是提出利息补贴以及增加总贷款数目,以让借贷者或企业渡过难关;中小学方面,也补助每名孩童1万元或是相关补助,大学生则可申请助学金以及外宿租金补贴等等。
因此,国盟政府不能再用过去的援助金方式去处理疫情危机,反而是应该依照不同的工作类别去提供相关的补助,让不同行业者都能得到适当援助以渡过疫情的冲击。同时,政府也应减少行政开销,如减少内阁成员薪水、取消任何的额外津贴、取消受委任的大使补贴等等,把钱用在刀口上。
疫情之下,政府除了提供金钱援助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控制疫情的扩散,有效去处理疫情危机,以及加快施打疫苗的进度,让经济能够逐步的回到原状,而非不断的通过小援助去暂时支撑人们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