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父母育儿重质不重量,身边的朋友都是两个孩子刚刚好,因为生得少,教育上即可给予孩子更饱和的照顾与爱,而随著父母的教养醒觉提高,更注重于亲子教育与沟通,社会所提倡的爱的教育,就是希望以爱的管教来替代传统鞭打模式,让孩子在爱的环境里正常长大。
现代父母总是在体罚与爱的教育这两个不同教育方式挣扎拉扯著,过度爱的教育担心孩子变得不可理喻,当体罚政策是无法带来素质教育,打骂教养代代相传,只能带来低素质的教养环境。
父母不易为,能当天使谁想当魔鬼呢,因此当父母对亲子教养的醒觉,打骂体罚越来越少,父母的爱心及耐心提高,绝对是一个好现象,但我们必须理解的是,爱的教育也要有一定的“界限”,而所谓的这条界限就是“尊重”与“原则”。
台湾教养孩子专家王宏哲在日前在面书帖文指出,父母要有自己的原则,孩子该做的事,就不该事事咨询他们的意见,这个不是强调民主的做法,比如说,询问孩子要不要坐汽车座椅,孩子不愿,父母依了他们反而是害了他们。
很多大人总是习惯说,“我回去问我孩子要不要”,凡事都一直在问孩子意见“这个好不好?”,如果是日常小事生活选择,那无可厚非,如果是牵涉到安全、健康、教育、未来发展,大人比小孩更懂得分寸分析好坏,就该好好替孩子把关,而不是因为“爱的教育”而什么都要遵循孩子的意见。
很多孩子吃苦少,生活起居被呵护至宝,一切都以自己的性格随性拒绝不要不要,“不要吃蔬菜不要做功课不要上才艺班”,这时如果大人还过度尊重他的意见,就可能造成孩子反过头用情绪制约大人,耍赖就变成习惯。
坚守原则保持弹性
笔者非常认同教养中的一句话,父母始终是父母,父母该尊重孩子应有权限,但我们也要在合理的范围给他选择,坚守原则并保持弹性,孩子必须完成他们该做的事,我们无需事事都来征求他们的意见,偶尔孩子挑战父母极限,跨过应有的界限,适当的体罚是不可少的。
教养最忌就是容忍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包容下去,很多时候孩子不会因此自动导正,但反而会因你的不理会而变本加厉,在孩子小的时候正是品德建立的关键时期,给予过度自由的宠溺,可能会让他们更无法无天。
爱的教育是很美好的事,然而父母需要把握原则,坚持界限,对的事情必须用道理让孩子明白。在教养及教育这块,只有自己的父母是最能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个性来变通处罚的方式与时机,找到孩子需要的方式,切勿让“爱的教育”绑架自己。
要记住,“爱”不是意味著你需要事事顺著孩子,更不能事事包容助长壮大他的错误,孩子与父母相处必须互相尊重的,然而父母在教养上,赏罚分明的惩戒赞扬要有,原则更一定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