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微笑背后若只剩心碎,做人何必撑得那么狼狈?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尝尝阔别已久眼泪的滋味。就算下雨也是一种美,不如好好把握这个机会,痛哭一回……”
这首曾经成占据K歌排行榜的经典名曲,是由刘德华所作词和演绎。当时还在读书的我,其实并不明白为何要哭也那么难,后来渐渐长大后才发现,男孩总被教育“男儿有泪不轻弹”和“男儿流血不流泪”,致使流泪和哭泣竟成了大部分男性奢侈的要求。
在推广性别意识的平台《性别力》里,有篇“男人哭吧不是罪?当我哭了,社会却用一样眼光看待”文内,引用《男性解放》一书提到,男孩从诞生那一刻开始,人们与男孩女孩的互动就有所不同,进而开始影响男孩的情感表现。
不是吗?男婴哭了,很多父母总会说:“你是男孩子来的,不可以整天哭的”。哭是婴儿最常见的一种表达,他们饿了、困了,甚至是撒娇、讨抱、讨爱的表现。
阻碍男性情感发展
可想而知,当我们连对男婴的哭泣都有潜移默化的不允许时,对男性不容许示弱的整个成长阶段是多么的苛刻。约定俗成的家庭和社会教育,都对男性从小设下“坚强不示弱”的期待,不仅阻止男性承认自身情绪,也阻碍了他们的情感发展。
每当男性落泪时,经常会被认为这是感性的表现。惟,或许很多人并没发现,当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感性时,可能就会给人不理性、情绪化或情绪不稳的感觉。也因此,这些所谓的感觉都会给人先入为主的印象,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一个人在职场中的升迁和发展机会。
《性别力》的同一篇文里提到,学者在西方家庭情境的研究发现,父母更常拥抱女婴,这在婴儿13个月大时显著差异:女婴给父母的触摸和谈话比男婴更多,无形中养成男性情感迟钝的个性。
我犹喜欢文中这句:解放性别框架,不只是口号式的说男人哭吧,而是去想,我们有没有可能在男性展露脆弱的时候,给予支援、而非嘲笑或冷漠以对。
性别平等从来不是争取女性的权益而已,当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双倍时,这其实也是性平的另一记警钟。正如南希·R·史密斯(Nancy R. Smith)于1973年写的诗歌《致每个女人》(For Every Woman),里头有句:对于每一个向自己的解放迈进的女人,都有一个男人发现通往自由的道路变得容易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