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很舍得给孩子买书,家中的藏书也有不少,但就是无法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讲座会上,有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
舍得掏钱给孩子买书是好事,也是促进阅读的重要一步,因为只有给了孩子书,他才可能成为阅读者。目前童书市场蓬勃,种类繁多,叫人眼花缭乱,要给孩子选“对”书,选“好”书,还真不容易。家长认为好的书,孩子不一定喜欢;孩子喜欢的,家长又不一定认同。可别小看这样的差距,它拉开的就是孩子与书之间的距离。
大人们都喜欢给孩子读“有用”的书,最好是能够立竿见影,所以总倾向选择知识类,具有实用价值的书,希望孩子读了能吸取知识、认识字词、提高作文能力等,这样的功利性阅读,实在很难引发阅读兴趣。因为对儿童而言,“有趣”比“有用”更重要,真正能吸引他们的常是那些“有意味没有意思”,合乎他们想像需要的书(周作人语)。
追求愉悦是人的本能,在培养儿童阅读的起步阶段,当以兴趣为首要考量,即先投其所好,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我在阅读推广路上发现,很多时候儿童不爱阅读,不过是因为没有遇到适合、喜欢、对胃口的书。
感受听故事的乐趣
在面对电子产品威胁的今天,书本对孩子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它能够带领孩子冲破现实的种种限制,超越时空,满足他们的想像需求与探索欲望。孩子喜欢的书会因为年龄、性别、性格、兴趣的差异而不同。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遇上适合的书,身边的大人就得与时并进。只有对于童书的选择有更宽泛的认识,对于不同种类的童书的特点、性质有适当的了解,才可能扮演好引荐的角色,不让孩子与书失之交臂。
孩子与书不是天生吸引的。给孩子买了书,还不足以让他成为阅读者,这之间尚需要有大人躬身搭桥。讲故事是极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当孩子还未曾有单独与书共处的经验时,大人可以把文字化成声音,让孩子先感受听故事的乐趣。当孩子开始对故事情节,还有书中人物的命运发展产生兴趣时,书就不再是一堆静默,没有生命力,没有吸引力的文字了。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不单是故事,还有爱与温暖。亲子共读、伴读的幸福感将让孩子慢慢把书与愉快的体验连接在一起,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并且心甘情愿继续往幸福的方向走去,成为一名终身的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