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助餐厅内,不经意听到邻座小女孩与母亲的对话:
“妈咪,我不想喝这个soup了。”
“OK,那你把里面的fishball 吃掉。”
“等下我要吃cake。”
“你要那个rainbow colour的jellycake?”
“不是,要有strawberry 的cake。”
不确定是因为不自觉的语言习惯,还是刻意要为儿童打好双语基础。发现身边很多大人在与孩子沟通时,喜欢在中文句子中穿插英文单词,如不讲苹果讲apple,把蓝色叫blue,用vomit取代呕吐,以itchy代替痒……虽说这样的rojak语言已成马来西亚独有特产,是国人颇引以为傲的文化特征,但对儿童成长具有深远影响,不容忽视。
英文是有助提升竞争力的国际语言,值得重视。但是透过把英文单字嵌入中文句子的方式,只是让孩子零碎地学会一些词汇,并无法串成有意义的句子,投入到实际运用中,对提升英文实在没有太大帮助。更糟的是它将以损害母语的学习与发展为代价,让孩子丢失了本来该学会的中文词汇,出现中文词汇量贫乏问题,以致无法准确、充分、细致、有效地表达想法。只要与同龄的中国或台湾小孩对比,就可看到落差。
有人把这样的落差归咎为三语环境,这是无法回避的挑战。大家能做的、该做的是尽量为孩子创造语言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有更多运用语言、学习语言的机会,有更多大人为他们进行良好示范。选择以中英混杂的句式与孩子沟通,只会导致他们华文没学好,英文也没学会,两头不到岸。
语言求广难深度思考
语言不只是沟通、交际的工具,也是建构思维的重要材料,诚如斯大林所言:“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语言学研究证明,一个人不论掌握多少种语言,当中必然会有一种语言成为主导思维的语言,即所谓“强势母语”,而一个不具备“强势母语”的人,将失去支持它深度思考的语言。
身处多语环境, 有机会学习多种语言,无疑是占优势的。只是若纯粹把语言当作沟通工具,一味求“博”求“广”,而不求“精”不求“深”,我们的孩子面对的不单是沟通交流问题,在学习、思考、创造能力的发展上也会受阻碍。
母语是学习其他语言、其他项目的重要基础,建议身任孩子第一任语言老师的爸爸妈妈,选择以自己最熟悉、最亲切,也掌握得最好的语言为亲子沟通桥梁,让孩子先拥有稳固的学习语言,再往外探求。如果父母亲的母语不同,又想进行双语教育的话,可以分而治之,如由妈妈用华语,爸爸用英语,最重要的是尽量避免双语混杂,搞到孩子双语都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