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人们常喜欢把爱的教育与藤鞭教育对立起来,每当媒体出现教师体罚学生的新闻时,矛盾与冲突益发尖锐,持著不同立场的两派人马总是各执一词。支持爱的教育的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支持藤鞭教育的则认为,没有藤鞭我们实在很难教育。
看来大家都对爱的教育存有误解,也把惩罚体罚混为一谈。所谓爱的教育不是指纵容溺爱,没有界限,没有规则,没有约束。放任自流,放弃管教职是严重的教育失责,算不上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反对体罚,并不排除惩罚。
惩罚是指让犯错者为其不当的行为负上责任的手段;体罚则是透过让身体感到不适或疼痛的方式来达到惩罚的目的。显然,体罚属于惩罚的一种方式,但惩罚并不等于体罚,也不一定非打骂不可。对于喜欢阅读的孩子来说,被禁止看书是惩罚;对于不喜欢阅读的孩子,被强制看书才是惩罚;对于喜欢玩乐的孩子,被停止游戏是惩罚;对于喜欢听故事的孩子,被剥夺了听故事的机会是惩罚。
惩罚的形式非常多样化,效果也完全因人而异,不能什么事都靠一鞭打下去。有些大人会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藤鞭教育,殊不知可能犯上了心理学中的幸存者谬误(Survivorship bias),谁敢说如果用的不是藤鞭教育,效果不会更好呢?
当然,这样的追问与假设并没有多大意义。过去的已不可改变,每一代的父母与老师的教育观念都会受到时代的局限,不必去埋怨,我们能做的是不断学习不断改进,避免重蹈覆辙。当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都已显示,鞭打教育所产生的副作用远比效果来得大,我们还要坚持“打是疼骂是爱”,继续用“我也是这样被打大的,现在还不是很好”来为藤鞭教育护航吗?
体罚难将道德感内化
藤鞭教育采用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透过“刺激──反应”来强化或抑制行为。在相关实验中,驯兽师利用“食物”来强化猴子的好行为,用“鞭打”方式来扼制猴子的不好行为。透过鞭打,固然可以让孩子因为惧怕疼痛,而停止某种行为。但人毕竟不同于动物,只靠外部控制,缺乏内在的觉知与动机,很难将道德感内化。为了避免疼痛,只好选择阳奉阴违。
美国思想家洛克指出:“长期以往的体罚必然会失去作用。更可怕的是,孩子的羞耻感会慢慢消失,觉得犯罪、惩罚和被原谅像昼夜更替一样司空见惯。”人是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孩子对痛的忍受能力肯定也会不断提升,当我们的教育贫乏到只能把体罚作为惩罚的主要手段时,教育者只能靠不断提高体罚的频率或强度来支撑,教育将会越变越难,教师也越做越累,越做越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