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M、STPM的成绩陆续放榜。拿了成绩的考生,站在必须选择方向的十字路口,下一步要往哪儿走?还真是个费思量的人生问题。
随著家庭经济水平普遍提高,大专教育普及,升学管道的多样化,现代孩子大多不需要那么快面对就业或升学的抉择。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并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教育的目的在于协助学生发挥潜能与兴趣。我们的国家教育哲理也清楚写明:“在马来西亚,教育是一项持续性的事业,它致力于全面及综合地发展个人之潜质”。如果一个孩子读完中小学,经历了十多年的教育历程后,却仍不清楚自己的潜质,没有方向与目标,我们的教育发挥功能了吗?
其实,教育部并没忘记遵循国家教育哲理,打从1978年开始,就在中小学推行001卡(pupil's cumulative record card),记录学生在小学6年(001R),中学5年(001M)的学业成绩、身体发展情况、家庭背景以及性格特质、兴趣取向等。有关兴趣取向,不仅涵盖学生视角,也包括老师的角度,考虑不可谓不周全。
001卡毫无意义
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念中学时,每一年都得按老师要求填写3个志愿。当时只是无意识地填写,感受不到什么意义,现在回想起来,依然看不出与后来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人真正从观念上重视孩子的潜能与兴趣,大家始终把注意力放在成绩报告册上,看到的只是分数与名次。
最讽刺的是在准备升入高中,开始文理分科时,学校也只看成绩,并没把001卡中收集到的有关学生兴趣、性格、志愿纳入考量,只要成绩好就直接进入理科班。显然,001卡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只是为了做而做,徒增老师的工作负担,但是竟也沿用了近40年,一直到2017年才宣布废除。
随著KSSR的推行,教育部改用更科学、系统的心理测量评估(PPsi)来协助中小学生发掘潜能与兴趣。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001卡,到21世纪的心理测量评估,可看出我们的教育既不乏愿景,也不缺理念,只是执行者的观念不变的话,新瓶也只能装旧酒。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一个孩子只有文凭却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热情;只有考试分数却不知道自己的价值,看不到自己的潜质。在选择科系时,只能从市场价值出发,考虑读什么最赚钱,这算不算教育失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