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擎天的“马来人至上”(Ketuanan Melayu)时代,如今已经结束。青年及体育部长赛沙迪所言,其实不是希盟新政的宣示,而是现实处境的写真。当这个国家的七成人口全是土著,政策该优惠谁呢?
不管怎么发分,对照配族群庞大的马来人,总有所不足,自然之资源和国库的财富毕竟有限。不论是工程的配给、工作的机会、深造的学额,尽是如此。纵然所有配额悉数发给马来人,推想之下当可知道,也不能满足南中国海两岸所有的马来人。
何况,此时国家债务高筑,国库确实力有不逮。身为大金主的国油,手上拮据,捉襟见肘。原产品的卖价,亦不成气候。少了一大笔的消费税收,政府岂有余力一如既往地搀扶朋党的企业?
2018年青年经济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赛沙迪显然是在尝试送出新的信息:国家开始迈向一个新的阶段了。国人所需正视的,是人人平等,是机会均等,是全民得以一起进步。
身处全球化的十字路口,说实在话,保护主义那一套再也行不通了。手中的滑鼠轻轻点击,价格之对比,随之一一出现。航班的机票、酒店的房间,皆是这样。那么,有谁阻止得了网民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
求职的机会,也是一样。这一则浅显不过的道理,正如任何球场的游戏规则。每个国家派出的选手,必然是状态最佳的那个,而不是取决他们的背景,或者身后的靠山。
同理,“华人至上”之时代,其实也告一个段落了。如果华商想要和世界的窗口接轨,谁也不能只用自己的本位去思量,而是需要站在多元的角度,制定应对之战略。中国手机的生机,正是演示。可惜,赛沙迪之外,希盟部长个个避而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