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后考试,考试后计分,计分后排名……对我们来说,都是自然不过的事。孩子们打从入学,有了第一次考试,就开始按照成绩被排名、归类,由成绩册上的数字来定位,告诉他们在班上,在全级排第几。我们都知道考试是评估学习成果的手段,但排名的意义又何在呢?有人说能给孩子更客观明确的定位,激励他们力争上游;可以让家长知道自家小孩与其他人相比,处于什么位置,更客观地掌握孩子的学习表现。
透过排名方式,让学生知道自己超越多少人,又落后多少来激发学习动力,或能发挥一定作用,但相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言,却是得不偿失的。排名在前的带著可能被超越的压力拚命往前跑,排名在后的则带著被标签的挫败感在后追。试问这样的学习会有乐趣吗?基础教育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建立自信的重要阶段。为了排名,而扭曲了教育目标,让大部分的孩子输掉兴趣与自信,值得吗?
考试只是评估手段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学习表现,让家长知道小孩有没有达到学习标准,在同侪中处于什么位置,排名不是惟一的方法。可以透过公布各科的班级平均分数,公布全级各等级分数的百分比人数等方式来达成,如共20%学生得90分以上,26%学生的得分介于80-89之间……与依赖分数来排名相比,这样的方式不是更具参考价值吗?
小学属于义务教育,并不需要利用考试来选优汰劣,为此考试的更大意义乃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与需要,以便更好地实施教育。有了排名,容易让人们只见分数,看不到分数背后所蕴藏的讯息,使教育趋向追逐名次、改善排名,而非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上。
透过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强项与弱点,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对于各项潜能仍有待开发的小学生,有必要这么快就给他们排名、标签?这样做,公平吗?要知道考试只是评估的一种手段,不是所有教育目标都能靠考试来衡量,许多重要的品质如批判思维、独创精神、合作能力等恰是考试无法检测的。
要落实素质教育,评价方式务必趋向多元化,摒弃将学习和学生简化成数字的粗暴做法,除了“总结性评价”,还应有“形成性评估”,即在教学过程中随堂进行的形成性评价。KSSR推行后所倡导的校本评估属于后一种,强调“不相互比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表现,只是以表现标准为参照,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只可惜8年了,“学生作为社会上的一个独立个体,他们的能力、性向、天赋、技能和潜力,必须在没有和其他人相比的情况下,获得公平、公正的评价”仍然是我们课程纲要中一段静默的文字,现实中的我们依然在考试、分数、排名中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