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配给华小的那笔拨款,信不信由你,其实绰绰有余。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披露,自首相纳吉上任,8年之内,一共拨出6亿5000万令吉,予全国835间半津贴华小。
如果加上全国华小的行政开销,已从2012年的20亿令吉逐年提升,预计2018年将有28亿令吉之多。读到这里,张盛闻言之凿凿定论:“有些人说,我们华小需要靠自己筹款才能生存,这些都是误导的说法。”
何解?张盛闻剖析,部分华小之所以继续筹款,其实往往只是出自“人有我有”的心态。因为怕输,有的董事和家协增建非必要的设施:漂亮的大礼堂,视听教学的精明课室、冷气设备……。
出席全国华青高峰会,发表〈华文教育的回顾与展望〉之演讲,张盛闻显然颇多怨言;幽幽地怪责这些年月华小大张旗鼓公开找钱,左右了民众的印象,以为国库拮据,政府所予配额不足。
身为朝廷命官,张盛闻不以为然,举例反击:户外的篮球场,也要顶盖;晒不到太阳、淋不到雨水,幼苗不经风风雨雨,能够茁壮成长吗?可惜,独辟蹊径的说辞尽管新奇,始终粉饰不了峇冬丁宜华小苦等拨款12年之坎坷。
不论华小的学生是否需要定期接受磨练,大步走出娇生惯养的温室;都不足说明,他们非得继续朝朝暮暮受尽折腾,如履薄冰地接受白蚁之侵袭不可。否则,不如寄居动物园里,与狮同室,想必可以培育胆识过人的大将军了。
何况,谁不知道,空间奇小的学校,所谓的篮球场,其实是一体多用;加盖屋顶,旨在兼练羽球。礼堂,也是这样,偶尔也外租社团和个人。而且,摄氏35度的高温,没有空调,怎么行?
是耶非耶,张盛闻事后指控记者断章取义,煽动情绪;教育部“绝对欢迎民间筹款将学校基础设施做好”云云。若是这样,转了一圈,回到原点:华小之拨款,到底是否确实足够,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