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被历史学家认为是治理水平最好的朝代,其实可以从清朝的物价看出端倪。比较起其他朝代,清朝的通货膨胀并不出现过度失控。整体来说,康熙至雍正到乾隆二十年共近一百年间,除发生天灾和战乱的因素外,粮价一直稳定且价格很低,这段时间史称“康乾盛世”。
中国近代的衰弱始于乾隆中叶以后,国力走下坡完全和物价腾贵是一致的。乾隆二十年,斗米三百钱。四十三年,斗米千钱,乾隆后期的米价,是康熙和雍正年间的十倍。嘉庆九年,米价一石银三两二、三钱。道光四年,米斗千钱。太平天国内战时期,清政府在咸丰三年发行“大清宝钞”。发行不过二年,宝钞千文已贬值为钱二、三百文。到同治元年就停用。甲午战争后的二十年,中国割地赔款不断,国家金融自主权丧失,米价涨至银四两二、四两六、四两八、甚至五两八两,人民生活更为贫困。
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期,国穷民穷、军阀混战、币制混乱,物价虽然普遍上涨,唯增速迟缓。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行不兑现的法币。1935年因为抗战期间法币大量发行,一直到日本投降的1945年,涨幅超过一千倍有余。
抗战胜利后物价只出现短暂下跌,之后国共内战和国民党的腐败,使得物价上涨幅度甚至可达万倍。1937年法币一百元可买两头大牛,到1949年只能买250万分之一粒大米。1948年,上海出现疯狂兑换黄金的汹涌人潮,秩序失控,有7人丧命,重伤者50余人。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物价才逐渐稳定下来。
金融海啸黄金价值高
1971年,美国因为滥发美元导致不能如数兑现黄金,于是仗著自己的政治、军事和地位,霸王硬上弓强硬废除金本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进入不兑现法币时代。在没有任何商品作为货币发行的基础前提下,货币不再是纯粹的资产,而是一种信用债务。这也是1971年后,全球物价膨胀加速,以及贫富悬殊扩大的根本原因所在。
黑格尔说:“人类惟一能从历史中汲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从中国2000年的货币历史,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都告诉我们国家繁盛是建立在货币价值稳定,甚至轻微通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不管什么类性的货币载体,发行若没有金银等商品做准备,必然会产生无休止的通货膨胀,破坏经济秩序,甚至摧毁国家。不论“纸本位”还是“信用本位”都不是进步,而是历史的倒退。
但是,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高官应该从小就不喜欢历史吧?所以无视历史经验,每年让自己国家的货币供给量以约双位数的速度增发。
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海啸,其实就是美元本位走向毁灭末路的一个预警。但是在印钞票印上瘾的大环境下,美国乃至欧洲、日本等国,还不产生警觉,尝试和全球各国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反而继续印更多钞票来制造更大的泡沫,以掩盖经济深层结构问题。难怪自金融海啸后,有警觉性的国家,开始从抛售黄金转为购买黄金了。(下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