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网络的时代,写专栏是寂寞的。觉得自己东西好的时候,很想知道读者是否认同。毕竟,任何创作都需要从别人眼里的自己,来获得肯定。但是爬格子的那些年,除非有其他文人著文表扬一番,否则,只好选择深信自己的好,或怀疑自己的能力。
别以为那个年代很纯情,表扬很真心。有心要红的作者,自然可以邀请讲交道的朋友相助,著文保驾。幸运的,或遇上批评的文字。那表示有人在乎你,因一篇文章而掀起笔战,也是文人写作路上寂寞之际,自娱娱人的本领,纯粹为漫漫长路加把劲。
后来,网际网络改变了专栏作者的写作方式。因网络空间免费,人人都可当博客,专栏作者与博客打擂台,写作,不再是文人的专利了。
作者的新挑战
于是,寂寞难耐的专栏作者纷纷辟部落格,转载刊登的文章或写点小品。最吸引的,还是部落格的留言功能,博客与读者得以自由互动。大家喜欢把心仪的博文,电邮给亲朋戚友分享。
博客也可以从点击率获得正能量,知晓读者喜欢哪种文字,从而塑造作者的写作风格,也从互动之间扩展思维,继续写作;或继续封闭,钻牛角尖。
即使到了这个阶段,专栏及部落格的写作方式,仍迥然不同。专栏文章必符合媒体写作的一定准则及格式,这个平台对作者而言是一种身份象征。而博文因未经编辑这一关,天马行空,就可挤在虎生生的网络世界里。
但是要命的“点击率”,间接影响了作者写作的方式。平面新闻媒体纷纷挤入网络行列,加上链接面书“赞”及“分享”的功能,新环境提供了专栏作者更大的读者网,同时也迫使作者面对新的挑战。
作者可以清高,自鸣不在乎点击率,不在乎几个“赞”或分享。但网络媒体的收入来源一般是广告,网页点击率高,广告就好卖。商家按点击率选择广告页面时,作者就成了广告招徕人了。
这个趋势鼓励媒体按点击率付稿费。稿费不再是一律价,点击率就是身价。这时候,“求点击”作者的写作考量,是在短短30秒内吸引读者留在页面:紧贴时下课题,或谈色、财及八卦三大票房保证,标题势必夸张抢眼,文采、内涵及论点已沦为其次。读者根据点击率点击阅读文章,商家按点击率买广告,写作从此沦为“求点击”。至于点击率低的作者,随时准备被现实淘汰。
专栏写作的历史上,作者将第一次赤裸裸地面对枪弹。避弹、防弹、或主动反击,就得看作者的写作动机及心态了。为求点击而点头哈腰,未必是一种选择,它可能是因为没有选择。一个把持得好的作者,才不忘写作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