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已经实行了近半个月,舆论仍普遍反弹,财政部副部长阿末玛士兰近日也呼吁学生精明消费,建议学生自己煮食,避开消费税负担后,招来学生们的谩骂。
学生们指责宿舍禁止使用电器,也禁止煮食,校内餐厅的费用颇高都造成了学生的负担加重。
阿末玛士兰虽誊清建议仅限外宿生,同时要求校内的餐厅提供合理收费,却始终回避消费税对青年及大专生的冲击。
在消费税实行前,我国的税收制度仅向全国25巴仙的人口课税,其他75%的国人仅需要付服务税及国家税等税收。但是,消费税实行之后,商家成了代收税收者,同时费用与商品捆绑,一个都逃不了地,全国人民都必须课税,连在海外提款都必须被征收服务费里的消费税。
因此,课征消费税对低收入人士,尤其是在经济上毫无能力,主要财源靠学债及家里给付的学生来说,等于增加了每月的支出。数据也显示,我国有45巴仙的大专毕业生,毕业后的薪资少于1500令吉,这与我国人均收入相比,显然属于中下层水平。
即使某些产品不征收消费税,选择某些食物或用品避税看似可行,但商家因消费税而提高的成本也会随之转嫁给消费者,到头来小市民面临涨价潮,生活费仍旧提高,怎么避也无法抵挡。
再说,学生一旦负担不过来,到头来也是将债务转嫁于家庭。目前,我国的家庭债务已经占国内生产值的87.1%,家庭大多数的消费都靠借贷维持,一旦无法负担,越来越多人选择破产,类似美国次贷风暴及即将可能爆发的学贷风暴随时在我国发生。
因此,有者提出学习其他地区,课征富人消费税,将消费税仅限于奢侈品,拒绝奢侈消费,与全民共赴时艰。还有的,主张调高现有的所得税,扩大税基,让更多高收入人士必须还税,甚至学习法国,向富人课征高达75巴仙的税收,进行社会的资源重分配。
上述的做法在北欧国家成功,但在法国仍无疾而终,有些地区更无法实行。笔者认为,无论如何,税收的主轴不应该以工人的所得为主,必须维持工人多劳多得的方向,才能促进经济成长。所以,政府与其向平民课税,不如课征资本利得税。
我国自前首相马哈迪当政以来,推动了许多亲商政策,将企业税从40巴仙调低至25巴仙。倘若将税收作为财富重分配的机制来看,向获得越多盈利的企业课税,等于是索回我国物质基础为企业带来的盈利,同时将之用于再生产,补助及维护物质状态。
这对国家来说,不失一件达致社会公平的政策。而青年及大专生等经济上的弱势更应该豁免缴税,甚至在未就业前获得基本的社会补助,让其有公平的机会在社会上谋生,才能阻止借贷消费的问题恶性循环。
因此,良好的税收制度才能为国家带来发展,反之,随时可能爆发成为下一波推翻政府的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