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担心买到掺假食品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食物容器的安全性。食物容器同样关系到我们的健康与环境污染,但我们总是视而不见。我们对日常生活的事物太过于习以为常,导致没有丝毫危机意识。其实,敌人一直在我们身边。
你知道哪些塑胶容器可安全加热?哪些又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致癌化学物质?不同种类的塑胶通常以数字标示来区分,每一种的用途与风险不同,1234567数字分别代表不同属性的塑胶,这些数字都可以在塑胶容器的底部找到。
1号塑胶PET,常用于瓶装水、花生酱瓶罐、装微波食品的塑胶盘。请不要重复使用,因为它不容易彻底清洗干净,可能造成细菌滋生。2号塑胶HDPE,常见于垃圾袋、超市塑胶袋、牛奶瓶、水瓶、机油瓶,可耐酸碱但不耐高温。3号塑胶PVC,常见于透明的食物保鲜膜、软水管,经常会添加一种叫邻苯二甲酸盐的塑化剂来增加延韧性,它会从塑胶进入食物里,特别是热食和高油脂食物,高温使用可能会产生致癌物。微波食物前一定得先撕掉PVC保鲜膜,亦不可包裹热食,保鲜膜不得沾到食物。因此,市场上推出可以微波较无毒性的PP材质保鲜膜,但延韧性就没有PVC佳。
4号塑胶LDPE,常用于玩具以及包装用的塑胶袋,可耐酸碱但不耐高温。5号塑胶PP,常见食物储存盒、水壶、优酪乳罐、医药瓶、尿布,可耐酸碱与高温。6号塑胶PS,常用于咖啡杯、超市肉盒、装蛋的塑胶盒、Vitagen瓶,遇高温可能会释放出苯乙烯等致癌物。7号塑胶PC,常用于水壶与奶瓶,可耐酸碱但不耐高温。
台湾早前的外带咖啡杯,杯盖都是不耐高温的PS材质,经媒体和专家披露后,已经改换成PP材,虽然成本较高,但是安全第一。而广泛运用在泡面碗、抛弃式杯子、便当盒的保丽龙(Styrofoam,发泡PS),遇热容易释放苯乙烯,随著面、汤,一起吃下肚。
中国早在2002年全面禁用保丽龙制品,而台湾迄今仍在努力。但在大马,每年约有3万公吨的保丽龙餐具被推出市面,如今只有槟城全面禁用。我曾买过一个保丽龙盒装的Nasi Lemak,加在里头的辣椒居然把盒底溶出一个凹槽。以上塑胶容器可以被多种有机溶剂溶解,完全不抗油脂,小贩们照样拿来装油性食物,用塑胶袋包生肉储存起来也是不正确的。此外,一些民众习惯用火烧垃圾,却不知道焚烧塑胶会排放出致癌的戴奥辛(Dioxins)。
尽管人们购买天然有机的食物,若包装材质有问题,仍然把毒吃进肚。政府应该强制列管这些塑胶容器,依食物类型——熟食、生肉、油性、酸性等,订出可以相容的容器。政府若因顾及商家的成本而不强制执行,未来将为被毒害的民众付出更高昂的医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