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芬兰这个面积与大马相当(33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530多万的北欧国家,总会令人想到千湖之国、圣诞老人的故乡或Nokia品牌手机!可近10年来,这个国家的教育成就与国家竞争力,也很受人注目。
以国际学生评比计划PISA(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这个自2000年以来,便每3年举行一次的评比成绩为例,芬兰的成绩一贯地占据前几名,数理成绩也可与日台韩中相当,更难能可贵的是,其15岁中学生达不到最低标准的百分比,全球最低;是世界上落差最小的国家!换句话说,不同族群、地区、城乡或社会经济群体间的教育成果差距最小,这确是非凡的成就。
何以芬兰能达到这个骄人的成就?这与北欧人一贯的平等观念有关。整体上言,北欧诸国(5国的总人口约2500万人)是一般上被认为是治理最好,也最平等的富有竞争力的福利国(Competitive Welface State)。能把福利与竞争力结合起来,确是出乎一般人的常规想法;因为,多数人总以为,两者的关系是反比例的。
除了著重平等观念外,芬兰还更进一步实践,弱者优先的亲弱势群体的教育政策,这也与一般的亲精英、漠视弱势学生的做法很不同。芬兰人的思路是,只有社会整体好起来,人人才会好,治安也会令人住得安心,出入平安,而不像大马这样令人心惊胆跳。大马华人喜欢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芬兰人的教育理念则是,没人被放弃(No One Left Behind),也就是,不要放弃在某一方面赶不上的学生;毕竟,天生我材必有用,行行也能出状元,在某一方面表现不佳,不等于在其他方面也不佳。
实则,从多元智能论的角度看,人本就具有多种的智能(至少7种),且不同的人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性向(Aptitude)与长处。教育就应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而这因材施教,自也应在众生平等,有教无类的原则上实施,以便在多元差异中寻找卓越。这种在多元、差异中寻找卓越的理念,正是大马所缺的。
在芬兰,不仅弱势生得到特别照顾,不同族群、地区、城乡、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的学童,也得到平等的受教权,也就是在拨款、师资、设备、教具、午餐、课本、图书馆、体育器材等方面,都尽可能一致。该有的都应有,该一致的皆尽可能一致。
大马则是,该一致的地方不一致,如教育资源的分配;不该一致的地方却强求一致,如过度强调国语的团结作用,以致不顾教育后果或学生的前途与出路。芬兰则在该一致的地方一致,进而实现了族群平等、和谐团结。大马则因思路狭隘,愈强求团结,反而引起反团结的作用。
芬兰人不但强调族际与各方面的公平资源分配,也重视以分享取代竞争的教育哲学,大家均把目标放在如何提升全民的竞争力;而大马则受族群输赢论的此消彼长思想制约。也难怪大马空有先天优势,却因思想、格局、做法有问题,以致成就有限。
说起来,大马的教育过度政治化,官僚太过单一族群化,考试局等受政治人物操控,对问题常避重就轻,常把各类研究调查结果“机密化”不公开,专搞选择性的资料呈现等,都抑制了我国的潜能,而硬要把国民学校打造成首选学校的非教育性的政治目的,更使平等受教权大受扭曲。《2013-2025教育大蓝图》不去正视上述问题,却无事生非地去企图国小化华淡小,可说是本末倒置。
(注:本文部份取材自陈之华著《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书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