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族系谱》(Sulalatus Salatin),一般认为成书于约1612年,为当时柔佛苏丹命其大臣Tan Sri Lanang编著,以做为王室子孙的参考指南。此书也有好几个版本,通常译为《马来纪年》(Malay Annals∕Sejarah Melayu)。只是,观其内容,倒不像信史,而较像三国演义类的传奇。此书共有34篇故事,多从“话说”(或且说)……开始,读起来像听说书人讲故事似的。
尽管此书不像信史,而较像文学作品,却是研究马来王族史,特别是马六甲王朝史,及其政治观念的必备参考书。首篇提到,马来王族的始祖为亚历山大大帝,且是个穆斯林!(众皆知亚历山大大帝为2千多年前的人物,而伊斯兰则是7世纪初出现的宗教)。话说当年亚历山大东征印度,与某国王的女儿结婚后回返西方,而这位公主则怀了孕。这就是马来王族的源头。有一天,这位后裔出现在巨港(Palembang)附近的一座“神光山”(Bukit Siguntang)。他“王冠王袍,骑在白牛背上”。后来,他娶了巨港王国的女儿,而其子孙,则成了多个王国的国王,其中包括单马锡(即今新加坡)。
今天,通用教科书在谈到马六甲王朝的创建人时,多认定为来自室利佛逝(Sri Vijaya)王朝的后裔拜里迷苏拉(在梵文Paramessula意为至尊,万物之主);惟本书则说,是直接来自单马锡(Temasek)的王子。之所以,是因为这个繁华港都的王国,不愿意对爪哇的满者伯夷(Majapahit)纳贡称臣,而被其灭掉,才无奈逃到马六甲。至于14世纪前的单马锡是否是个繁华的港都,而非荒岛,则无从确认。今天,我们对马六甲王朝的早期史,主要还是根据葡萄牙人与中国人所写的资料。
另外,有关伊斯兰教传入马六甲事宜,史学家通常认为主要是贸易因素,且主要由印度的穆斯林商人传入,或是拜里迷苏拉娶了Pasai(苏门答腊北部)的公主而改信。此外,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因郑和的影响,或是早在唐朝(618-907)末年,定居在广州等地的回族南下而传开的。惟本书则说,是君主(Raja)在睡梦中,被天使感召而入信伊斯兰,且为其行割礼与让他一觉醒来,念起出古兰经经文;没几天,还有宗教师直接从沙地阿拉伯抵达,从而被奉为经师。给人的感觉是,伊斯兰是直接来自天使与圣地的。
只是,不管怎么说,马来王族的许多基本观念、仪式与制度,依然与印度雷同。有趣的是,出现在神光山的王者,是骑著白牛(而非白马或白象)出现的。
从正当性(Legitimacy)与统治效果的角度看,可以看出,这是本刻意突出马来王族出身高贵,且只有拥有这一血统的王族后裔,才拥有令被统治者奉为正统的威信;此点,在中国也是如此。同理,中国皇帝强调奉天承运,成为“天子”,而马来王族也强调君权神授(Daulat)。(在印度化时期,则为Sakti)。
进而言之,忠于君主就是忠于真主;违背君主,也就是背叛真主。这种绝对主义的君权思想,应是设计来阻慑人民、大臣叛君的一种思想控制。只是,理论上,君主是被劝导善待人民的,如一位病危的君主便对其王子说:
“君主像火,百姓像干柴;没有柴,火怎么烧得起来呢?”
“百姓是根,君主是树干;没有树根,树干又如何坚立起来呢?”
这些智慧的话语,也令人联想到中国人所说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马来成语有言Raja Adil Rajadi Sembah Raja Zalim Raja di Sanggah。
的确,政者正也。连孔子与孟子,也主张革掉不正之君的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