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月,市场不景,经济低迷,市井小民行走江湖,感受极深,知之甚详。何况是一个个华商,身经百战,全是历经了苦干和磨练,谁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马中华总商会的《2010上半年大马经济状况调查报告》就曾显示,61%的会员公开直言他们的生意,不会从新经济模式中受惠。意思浅显,一目了然,毋庸赘言。
他们当时说的,全是直言,也是忠告:“仅有46%的受访者相信,政府所倡议的经济转型计划会成功。同时,“过半(56%)的受访者不相信政府会公平地分配国家财富”。
时过两年,一个马来西亚的市场,放眼一看,仍然不景,经济更是低迷,外资拔腿南奔新加坡。到了2012年上半年,商会的报告用蹩脚中文说:55.9%的样本认为最低薪金将对他们的生意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报告说:许多中小企业“看来并未从各政府倡议计划中受惠”,高达72.9%的商人对第13届全国大选举行之前的大马经济状况,不感满意。
转眼2012年上半年也过去了。2012下半年,《东方日报》报道仍有七成的本地华商还是不满第13届全国大选前的经济,一起质疑政府是否能在2020年达致高收入目标。他们也再次表达最低薪金影响了彼此的生意。
市场的活力,说到底,是假装不出来的。周转不灵,就一句话:犹如萎哥的不举,不行就是不行。朝廷背后有国库作靠山,不断送出大礼;可是,百姓店里的账本盈亏,皆得自负:一没钱,阔得起来吗?
大大小小的城镇,华商残剩的据点,唯有咖啡馆、美发室以及手机店。身处此景,华教怎么筹款?这么一说,反而是华小校长做得过:本小利大,一次开学,收入丰厚。中华总商会应该将他们纳入调查,发现自然有所大大的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