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文告表示,在所有精神疾病患者中,多达半数发病始于14岁。据估计,全球有10至20%的青少年患有精神疾病,但未得到充分诊断和治疗。在马来西亚,《2019年全国健康与发病率调查报告》(NHMS)显示,共有42万4000名儿童患有精神疾病,在5至15岁的孩子当中占了7.9%。纵观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儿童精神疾病的真实情况比想像中来得严重。本期邀请精神心理专科医生袁德和为我们简单介绍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

根据我国卫生部辖下公共卫生机构(IKU)发布的《2019年全国健康与发病率调查报告》定义,一个精神或心理状态健康的儿童,在情感、行为、社交和认知领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并拥有完整的幸福感。换句话说,若孩子在心理和情绪发展面对困难、无法与他人建立有效的社会关系、出现行为异常,父母就需多加留意。

精神疾病是由多种诱发因素互相影响而产生的,在袁德和医生看来,多半是由遗传性的潜在因子所导致。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越多风险因素,如渴望获得朋友认同、对性别特征的探索、家庭生活质量不理想,或遭受暴力对待等等,就越有可能激发体内的潜在因子,诱使病发。“压力并非精神疾病主因。为什么我这么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小孩虽然经历很多不好的事,却依然能够健康成长;有些小孩出生在温暖健全的家庭,却无缘无故突然不肯上学,情绪不稳定等等。”

然而,很多父母抱有错误的观念,认为压力大的大人才有可能罹患精神疾病,从而忽视小孩发出的警讯。对此,袁医生表示:“大人会有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小孩同样也有,那为何就不能接受小孩的头脑也有可能会生病呢?精神疾病是不分年龄的。”他补充,近30年来,人们对大脑如何处理情绪、影响判断力等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如今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也不再有那么深的成见,很多病患更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经历。

因此,若在儿童时期就发现异常症状,家长应该尽早带孩子就医。否则,相关疾患所带来的后果会延续到成年期,损害身心健康,并限制孩子在未来过上充实生活的机会。

普遍症状

纵使各种精神疾病均有其特殊的症状,但仍有重叠的地方,尤其儿童的表达能力有限,难以正确描述自己的不舒服之处,因此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儿童精神疾病的普遍症状,以便能够发现孩子发出的警讯,及早治疗。
■出现分离焦虑,拒绝上学;
■突然改变睡眠与饮食习惯;
■抱怨身体不适的次数增加,却找不到病因;
■情绪起伏大,容易感到愤怒或焦虑;
■长时间将自己独自锁在房间里,变得孤僻、不爱说话;
■与家人和朋友关系疏离,拒绝社交活动;
■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神;
■本来课业成绩不错,突然退步;
■出现暴力行为,如凌虐小动物、欺负幼小等;
■出现自残行为;
■出现幻听、幻视或幻觉。
(以上症状需在排除其他身理病因后,才进一步判断是否和精神健康有关。)

焦虑症

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所谓焦虑,亦即忧虑、烦恼、担心、害怕等等的情绪状态。若无外部因素刺激,而突然感到害怕、紧张,甚至影响睡眠,并总是觉得身体不舒服,屡次做了健康检查后仍找不出病因,就该考虑是否患有焦虑症。在小孩身上,其中一个普遍表现,是由“分离焦虑症”所引起的拒绝上学,即临去学校前总说无法呼吸、肚子痛等,去看小儿科医生却没事,回家后还能好端端生活,但当父母又提起上学的事,同样情况会再次上演,长达数星期。

忧郁症

对健康的人来说,若接收到好的讯息,会感到开心;若接收到不好的讯息,则会生气、难过。当大脑再也无法正当处理情绪时,每样事物都会为病患带来负面的情绪。忧郁的典型症状是情绪低落,在儿童身上则容易表现为烦躁、易怒等情绪与行为偏差。其他症状包括活动量减少、对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胃口与食量产生变化、思考能力与专注力下降、产生负面的人生观、常常把“死亡”挂在嘴边等等。严重的话,忧郁症可能导致自杀,而自杀更是全球年龄介于15至19岁青少年的第三大死因。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

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的孩子,主要表现为难以专心完成一件任务,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或刺激转移注意力;活动量过多,难以从事静态活动;行为冲动,常常打断别人谈话,或未经同意擅自夺取他人物品。诊断标准为7岁前发病,症状长达6个月,并发生在两个或以上的不同场所(如家里、学校、社交场合)。若没获得治疗,将影响孩子在课业学习、人际关系上的表现,不仅影响接受教育的机会,还可能导致犯罪行为。

自闭症

自闭症是一种影响终生的发展障碍,主要原因是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大脑功能所造成的。症状通常在3岁前发生,可大致归纳为3个主要方面。在社交技巧上,每当与人交往时,具有较差的非语言性沟通障碍,如缺乏眼神接触,且难以对他人感受产生同理心,表现为情感淡漠等等。在语言方面,有延迟说话的迹象,不能启动与他人的对话,或难以将对话延续下去。在行为上,则习惯执行重复的动作,如每天穿同样的衣服、用手拍打物体、盯著风扇转等等。若这些程序或仪式发生变化,会感到强烈不安。

若想知道更多关于儿童精神疾病的资讯,欢迎到马来西亚儿科协会的积极亲子关系计划(Positive Parenting)官方面子书,浏览袁德和医生的访问影片:
https://web.facebook.com/positiveparentingmalaysia/videos/1674708406056809/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南北大道上的分界护栏被撞毁。

南北大道货柜罗里翻覆 33岁摩哆骑士惨死一司机受困

阅读全文
一个不明飞行物去年1月在南亚上空,掠过一架飞机。(视频截图)

五角大厦重磅报告 UFO纽约上空险撞客机

阅读全文

天亮了? 大马从汇率操纵国观察名单除名

阅读全文

关丹失踪孕妇4岁儿证实平安 在吉隆坡国际机场被辅警寻获

阅读全文

1万3099人入境狮城未申报物品被罚 包括Labubu潮玩【东方头条】 2024-11-15

阅读全文

美战机与俄战机在大马上空连接

阅读全文
“拯救大马教育文凭2020”活动集结了教师与大学生来充当志愿导师,在AskBee应用程式上为学生提供一对一补习。如今更添加了心理辅导项目。SPM应考生可以在AskBee App上点选“辅导”项目,与志愿辅导员对话。

疫情增添应考压力 关注考生心理健康

家庭

国内新冠疫情反复,教育部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关校复课再关校,线上教学如何达到最大成效仍处于摸索阶段,就连2020年大马教...

阅读全文

《陪孩子玩的100种游戏》 宅家父母陪玩攻略

家庭

宅家这么久,你学会如何跟孩子一起玩了吗?活力四射的孩子们就该跟我们童年一样,可以到户外玩耍,肆意奔跑,去认识新朋友。然而...

阅读全文

孩子吵架别介入 父母当裁判易弄巧反拙

家庭

无论你有几个兄弟姐妹或是有几个孩子,想必你一定知道,当家里有超过1个孩子时,就一定会出现吵架的局面。这时家长最为难,无论...

阅读全文
为了孩子,张为茗做了10年企鹅爸爸,他笑言现在已经“洗湿了头”,不想回到职场上,只想继续引导孩子,并帮助更多的特殊家庭。图为张为茗(右)与儿子的合照。

离开职场、重新学习父亲角色 张为茗化身星儿守护者

家庭

家有“来自星星的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大挑战,因为需要花更多心力与孩子进行沟通,建立信任。每一颗“星孩”都有自己的守护星...

阅读全文

寻求援助别硬撑 生活重心并非只有照护

家庭

上一期提到除了病患,照顾者也需要被大家关怀。然而,一向在照顾他人的照顾者很容易就把全部焦点放在病患身上,忽略了自己,哪一...

阅读全文

长期照护压力大 关怀照护者健康

家庭

家有长期生病的病人,就得担起照顾者的责任。然而,大多人的关注点都会放在病人身上,忽略了照顾者的情绪。照护过程的种种未知变...

阅读全文

好欣晴 合家欢唱

家庭

没事就围在一起弹弹琴,唱唱歌,本地家庭音乐组合“好欣晴”全家皆热爱音乐,被誉为是现实版《音乐之声》(The Sound ...

阅读全文

【家庭】体认生命的告终 和学龄前的孩子谈论死亡

家庭

解答死亡“妈妈,什么是死?”“死亡”这个话题很多成人都想回避,但不谈不代表不存在,我们的孩子更加需要父母的解惑和支持。你...

阅读全文

【家庭】养菌温床在身边 生活中易藏污纳垢的所在

家庭

经常听到别人说:“眼不见为净!”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表面看似干净,实则暗藏污垢;不想长时间与细菌共生共存,就得揪出日常里的“...

阅读全文

【家庭】常对荧幕 近视假成真

家庭

不少孩子平日都爱拿著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不是玩游戏,就是上网看影片,终日机不离手。眼科医生指,不少求医个案也是由于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