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死亡

“妈妈,什么是死?”“死亡”这个话题很多成人都想回避,但不谈不代表不存在,我们的孩子更加需要父母的解惑和支持。

你人生中最初关于“死亡”的记忆是什么?是枯萎的花、家中离世的长辈,还是不经意路过的一片墓园?回想一下,当时的自己对“死亡”是否充满恐惧与疑惑?是谁为你解说了“死亡”?后来,又是怎样的说辞终于让你具体地了解“死亡”?和性教育启蒙一样,谈论死亡需要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调整的。

方式1.姨婆睡著了...
果果5岁时,一个远房姨婆过世了,他第一次从大人嘴里听到了“死”。他问了妈妈,姨婆怎么了?妈妈告诉果果,姨奶奶睡著了。于是,果果开始担心“自己睡著了”也会死去。果果不仅担心自己,他开始担心妈妈也担心外婆。只要想起,他就会对外婆说:外婆,你不要睡啊,你睡了就要死了。外婆伸手轻轻打了两下果果的嘴巴,嘱咐他不许说触霉头的话。

方式2.死了就会被扔掉?
秀秀3岁时,她的第一个动物伙伴是只蝈蝈,陪伴了她一整个夏天。秀秀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喂它吃毛豆。到了秋天,某一天早上,秀秀起床去看它,它不见了。秀秀当时难过得大哭起来,妈妈告诉她,它死了,扔了。那是秀秀第一次知道“死”,也是她第一次知道“死了”就要“被扔”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就活在担心里,担心自己会死,然后就被扔了。

方式3.别了,金鱼 谢谢你们的陪伴
纽约一家幼儿园的课外班,上课的孩子都是三四岁的年纪,班级里养了两条金鱼。快到冬天时,金鱼死了,班主任老师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带著孩子给两条金鱼办了一场“葬礼”。在这之前,她还和孩子们进行关于“死亡”的讨论,解答孩子的各种提问,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最后带著孩子们把金鱼放进一个纸盒,然后一起埋在了幼儿园外面的一颗树下。之后的两周,他们还做了一本纪念金鱼的画册,老师帮著把每个孩子要说的话写在书里,旁边还贴了金鱼的照片,还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贴纸。最后在告别仪式上,一群孩子围著一棵树,认真地对著两条金鱼说再见,说谢谢陪伴我们的日子,我们会想念你们的。

 

具象说辞 更易接受理解

当父母对孩子描述“死亡”时,不要用那些隐晦的比喻,不要以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像我们一样感受好一点。有的父母说“睡著了”,这就直接让孩子联系到了自己每天睡觉的行为;还有的父母会说“离开了”,这就会让孩子担心父母外出购物离开一会是不是也就“死了”。

最好的解释就是提供更加具象的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比如可以说,“XX死了,她不能再呼吸、吃饭、走路、说话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基本生存需求非常明白,这样的解释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理解。提供简单却清晰的回答,就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之后,我们可以随著孩子慢慢长大,根据她的新提问,慢慢帮助孩子扩充知识库。

妈妈,你什么时候死?

当孩子第一次接触“死”这个话题后,他们的小脑袋就会开始自我消化吸收。然后我们就会遇到孩子问的很多奇怪,甚至非常粗鲁的问题,常常会让我们很生气,甚至觉得这是在““咒我们死”。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学龄前孩子问这个问题时,他们对于“死亡”还是一知半解。他们认知里的“死亡”是暂时的,也许就像奥特曼没电了,充一下电就又复活了;或者像海绵宝宝那样压扁还能再站起来。

这对他们来说,“死亡”是件很酷的事情。所以他们蠢蠢欲动想了解,什么时候妈妈可以像“奥特曼”那样,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像“奥特曼”那样。

另一种可能性是,现实生活中发现的事让他产生担心了,也许是家里亲戚的离世,他看到了大家都很伤心难过,也许是同学之间在谈论。他开始担心自己。他真正想问的是,妈妈死了,谁来照顾自己。

当我们解读了这个问题后,其实就不难发现,孩子不是“咒我们死”,而是真的有不理解。这时,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回应,不准问这样的问题,谁教你的啊,就不利于孩子对于死亡的理解了。

不管是基于怎样的原因,当孩子问了这个问题后,我们可以这么回答,“妈妈还会活很久很久,妈妈会等到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后才会死”。如果你感觉到孩子是担心无人照顾他,可以多加一句,“即使妈妈死了,你还有爸爸、XX、XX,他们都会照顾你的,大家都会很爱你的。但是妈妈一定还会活很久很久”。

忧虑“生病就会死”

妈妈,生病了就会死吗?这也是很多孩子会有的困惑,因为很经常的,我们会告诉孩子,“XXX生病了,所以他死了”。但孩子无法理解,原来生病也有轻重之分,于是当他们发烧感冒时,会出现特别大的反应了。有时,父母就会疑惑,孩子小时候并没那么娇气啊,为什么大了,一点点小毛病就各种虚弱闹脾气呢?

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生病唤起了孩子之前还并不怎么理解明白的“死亡”概念,之前我们的随口的回答就像种子一样埋在孩子的心里,现在当他经历“生病”,他突然就把这两者联系了起来。

因此,当我们和孩子说“XX生病了,所以死了”的时候,请一定要多加一句,“只有生很重很重的病时,人才会死。大部分人都会活很久很久的”。

接纳生命有始有终

死亡教育远远不该当真的发生家庭变故时才开始的,很多孩子从一岁半开始就接触到“生命”:地上的落叶、死去的昆虫、或者是自己的宠物离世了,这就该是我们第一次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机会,好比文章开头分享的那个幼儿园的故事。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小动物的死去,就像我妈妈当年做的,随手扔了,抽水马桶抽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折射了我们成人内心深处对于这类话题的害怕、恐惧和不安,这就很难真正地去帮助孩子理解“死亡”。

死亡这个话题的讨论,归根到底是生命的教育,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接纳生命是有始有终的过程,也许我们就更能坦然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我的公积金储蓄用完了!” 六旬妇女被迫驾电召车谋生

阅读全文

为赚手术费乱切健康器官 中国“恶魔医生”被判刑17年

阅读全文

小彬彬与小12岁越南妻离婚 节目上曝“目前感情状况”

阅读全文

马岩岩:朝援军入俄,加速中美对抗

阅读全文

放烟火酿祸 住家商店车辆遭殃

阅读全文

还我们一个公共媒体

阅读全文

【家庭】养菌温床在身边 生活中易藏污纳垢的所在

家庭

经常听到别人说:“眼不见为净!”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表面看似干净,实则暗藏污垢;不想长时间与细菌共生共存,就得揪出日常里的“...

阅读全文

【家庭】常对荧幕 近视假成真

家庭

不少孩子平日都爱拿著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不是玩游戏,就是上网看影片,终日机不离手。眼科医生指,不少求医个案也是由于长时间...

阅读全文

【家庭】缺乏信心,越学越笨

家庭

家长是孩子一生的导师,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在学习过程中,有渐入佳境的孩子,也有越学越“笨”的孩子,其中关键,在于家长的...

阅读全文

【家庭】熟年来个断舍离 理出清爽下半生

家庭

人是感情丰富的动物,家中物品难免会因念旧而越收越多。日积月累下,可能成为不容小觑的囤积。在我们未年老力衰,无法收拾局面之...

阅读全文

【家庭】挂羊头,卖狗肉 “儿童频道”荼毒儿童

家庭

现在的小孩多平板电脑、手机不离手,然而他们所观看的内容家长多不知情。一不留神可能就会接触到暴力、色情视频。家长该怎么做才...

阅读全文

【家庭】调整轴心 学会爱自己 妈妈≠无上限牺牲

家庭

别人家的居室总是窗明几净,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乖巧伶俐,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别家小孩的妈妈总是比自己做得更好。放过自己,学会...

阅读全文

【家庭】全面控管养成低功能孩子 怪兽家长以爱捧杀

家庭

父母紧张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家长开始愈来愈多地介入子女的生活中,甚至过分溺爱及保护他们,因而被冠以“怪...

阅读全文

【家庭】不良行为 从心纠正

家庭

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通常属于心理问题,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可以通过行为或语言暴力试图制止,暴力制止只会让孩子的表...

阅读全文

【家庭】5陷阱,娇养小霸王

家庭

“爱”是养育过程中,爸妈与孩子内心都需要的情感,真正的爱不会让孩子变坏。然而,当爱超过规范、失了原则,对爸妈与孩子而言,...

阅读全文

元宵节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

家庭

3月2日,正月十五,迎来农历新年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作为华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