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黄美慧;摄影:黄良儒)
面对社会的转变,学校的型态也日趋多元,正规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标准,且看台湾宜兰﹁人文国中小﹂,怎样用自主学习来翻转填鸭式的教育制度。
无课表,上课看心情随兴所致成效好
这是一所自由得有点离谱的学校。没有繁重的课业,没有考试的束缚,甚至没有上下课钟声…乍看之下,这似乎有点荒谬,有点不负责任。孩子不考试,不上课,长久下去,他们会否跟不上其他同龄小孩的进度?
在台湾宜兰人文国中小学里,每个班级都没有统一的上课时间表,没人规定现在是什么课,待会儿又是什么课。
孩子可以选择上课,也可以选择不上课,如果愿意,他们甚至可以完全不上课,想学才学。
孩子一抵达学校,可视当天的心情和意愿选择待会儿要进入的学习区。孩子不必抄写一大堆功课,也不必背书,甚至没有课本。在这里,老师只是扮演一个辅助的角色,尊重孩子的自学和自主性,静静地观察,适时地指点。
在自主时间里,不想上课的孩子可以在角落专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在同一班级上,你会看见年仅8岁的孩子和16岁的青少年上同样的一堂课;这里的孩子以混龄的方式,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事物进行钻研。
课室无隔间
更令人叫绝的是,在人文国中小的校舍里,所有的课室都没有隔间。说是“课室”,但是它实在又不像“课室”。除了墙上的黑板之外,这里没有成排的桌椅,没有老师站在前面上大声疾呼,也没有小孩规规矩矩地坐在位子上听课。
看到这里,你大概会跟大部分的家长一样,心想:“没有隔间?怎么上课啊?不会彼此干扰吗?”每个孩子都可以自由走动、各自进行不同的活动,校规只有一个:“轻声缓步”。
话虽如此,人文国中小收学生,对家长的要求非常高。报读人文国中小,进行面试的并非学生,而是家长;同时务必参加“父母成长班”,以及出席每个学期举办的恳亲会,加强家长的参与感,也让他们与师长保持紧密的沟通。
挖掘孩子的天赋
“教育,不该是这样的。”有些家长,发出这样的声音。陈清枝办学时,也不是没有被泼过冷水,但他不理会反对声浪,坚持做对的事,自然不怕受人议论。“我们的孩子学习的时候很专心,因为是自己想要学习。在我的课堂里,学生没有行为问题,如果有孩子扰乱课堂,其他孩子会请他停止。我们的孩子接受测评时表现良好,并不比全国标准低。”
陈清枝的3个孩子从未接受过正统体制教育,反而能花更多时间,投注真心喜爱的领域而学以致用。他认为,鞭策、驱使孩子进行学习已经是上个时代的方式;放手让孩子寻找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学习才是新一代的教育理念。
他也说,很多教育问题出自家庭,很多小孩其实是可以读书的,但因为父母的严厉要求及限制他们的自由,才会产生负面后果。“父母何不尝试退一步,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读书时读书,但还是需要给他们玩乐的时间,然后多陪伴他们,多与他们沟通,一切都会不一样。”陈清枝深信,如此安排除了能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精神,家长也能从学生的表现中,慢慢发现他们的兴趣与天赋。
“学习是主动的,若一个人无心向学,即使身处课室,学习效率也不会高。与其如此,不如让无心向学的他们到教室外尽情玩乐,尽情发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陈清枝不希望孩子原本自然存在的学习欲望被无止尽的考试消耗殆尽。
办学理念源自夏山学校
“我们习惯要有标准答案,因为要应付考试,”陈清枝谈起台湾小孩的就学历程,感慨万千地说。从事教育工作40载,陈清枝整合多年教育工作的理念与心得,希望以更好的方式在有限的生命里,将跳脱常规的办学理念透彻落实。
陈清枝的办学概念源自英国“夏山学校”这所学校。人文国中小其实就是“夏山学校”的复制版。他形容,“夏山学校”的最大特色是它赋予孩子自主权及自由;每个孩子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因材施教,随时都在学习“对我而言,学校规模的大小不重要,它的办学理念和内涵才是关键。”这和看待孩子的方式何尝不是一样?陈清枝指,现在的孩子都有一个“拒绝上学”的倾向,而孩子们不愿意上学有各种不同的原因,包括因跟不上进度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陈清枝认为,现在的教育方式不一定能教出身心健康的孩子,才会出现青少年自杀、杀人寻仇等社会问题。
他说:“正规学校都不会教孩子规划人生,以致很多孩子毕业后,依然对前途一片茫然。可是,在这里,大人放手让孩子发掘自己的兴趣,让他们找到一个学习方向,然后加以强化。”
陈清枝指,学校里的孩子并非随时都在上课,但他们随时都在学习,非上课时间的学习经验,也非常有价值。“我们主张因材施教,也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并按照每个孩子的天赋和能力进行教育。”
再说,人文国中小的校园里有辽阔的草场、设备齐全的生活技能室与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等,不想上课的孩子无论到何处,都有学习的机会与空间。陈清枝感慨,城市的孩子养尊处优,但很多时候,并非他们不想进行某些活动或对该活动不感兴趣,而是缺乏接触的机会。
人文国中小的学生,入学前必须进行水准评估,确定他们的学习程度,然后再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来拟定一套课程,而不像正规学校是根据年龄来拟定的。正如陈清枝所说:“每个人都得知道自己优点及弱点,才能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及改善,而评估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标准。”
在陈清枝的带领下,人文国中小凭借适性化教学的办学理念,为当地的教育开创了一片新天地,结束无趣的课本,让孩子得以解开传统教育的束缚。
去年,卸下人文国中小校长一职的陈清枝,希望在退休后的日子里,继续把人文国中小的办学理念延伸至其他亚洲国家。这3年来,年届65岁的他依然积极到国内外开办讲座,致力推广人文自主的教学理念。
毕业前2大任务训练孩子策划能力
正规学校制度是把一切都准备好,孩子只要跟著课程就行了,而且没有言论自由,在班上都没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想法。可是,自主教育却是提倡自由、自行规划、安排及实践。
在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下,人文国中小的学生们在毕业前,务必完成好几项“任务”。其一,学生务必进行一趟“流浪之旅”。数个学生为一组,每人拿著恰好够用的生活费,至离家数十公里的地方生活一星期。
住宿、三餐、交通工具,学生全要自己打理,钱不够用,必须团体合作,找出解决的方式。假若任务中意见不一,孩子们必须学习化解冲突。其二,学生必须策划一场单车环岛的行脚活动,旅程的细节,诸如地点、路线安排、花费、住宿等,全由孩子合力策划。同时,他们还得学习如何去评估行程的可行性和自身的能力。陈清枝期许学生可以在环岛途中“学以致用”,他举例:“脚踏车坏了,想办法修好才能骑到下个定点,让孩子认识自己能做什么,也让孩子了解,要在社会上立足,需要哪些能力,也算是我们帮助青春期孩子开启生涯规划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