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故事魔法箱》童画故事集的出发点很单纯,作为绘本爱好者,苏韶贤及太太林雅勤秉持著“孩子的故事书孩子画”的理念,推广由儿童绘制的作品;借由跟本地幼儿绘画中心的合作,提供孩子一个自由发挥的创作平台。

林雅勤是一位美术老师,曾在幼儿绘画中心教画。她在2年前,即长子5岁时,主动退出职场,回归家庭。林雅勤自小热爱阅读,深信阅读的好处和乐趣,于是从孩子出生后,她跟丈夫苏韶贤每晚睡前必定给孩子说故事,享受亲子共读的好时光。

眼见孩子深受熏陶,在他幼小时就主动拿起书本,沉醉在阅读时光;这使得他们更加确定要让书本文化渗透到每个有孩子的家庭。在家里或外出,除了父母,家里的长辈都会随时给孩子说故事。“其实那不需要什么技巧,只要照著文字念出来就好了。”

苦恼于国内中文故事书选择少,又见家中孩子喜欢涂涂画画,故事精髓于图画中呈现,让她突发奇想:“何不让孩子把自己的画制作成一本绘图故事书?”林雅勤称,制作及出版由孩子们亲手绘制的绘本是很新的尝试,加上妹妹林雅婷热爱阅读及中文文字撰写;丈夫从事印刷业的情况下,首批童画故事集才能成功出版。

夫妻俩相信故事是教育的魔法棒,而听故事是孩子最喜欢学习方式。透过说故事,可以增加亲子同乐时间,把快乐和书本文化和丰富的语言传递到每个家庭。
夫妻俩相信故事是教育的魔法棒,而听故事是孩子最喜欢学习方式。透过说故事,可以增加亲子同乐时间,把快乐和书本文化和丰富的语言传递到每个家庭。

在将近3年的时间内,由林雅勤和苏韶贤这对夫妻联手创办的出版社MyStoryBoxPLT,出版了52本中文童画故事书,内容围绕道德价值,以不同的小故事呈现。年龄最小的作画者为5岁;年龄最大者为12岁。

出书筹备过程中,夫妻俩和幼儿绘画中心的老师们组成制作团队,预先建构故事情节及书中角色的形象设定,再转述给孩子听,让他们借由画笔画出故事情节,最后编成童画故事书。书中所有绘画都是出自孩子们的原创,并没有经过任何修改。

“我见大部分的儿童艺术课程中,都是看重复制多于创作,并不尊重孩子的原创精神。画室总是会把孩子的作品包装得很精美,来取悦家长或学校。”

林雅勤鼓励孩子的原创性,在出书过程中,允许画作上出现小瑕疵。“画画对于孩子来讲,应该是一个完全放松的时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可以天马行空任意想像,不需要设限,也没有画错会被骂这种事情。”

为保质量锱铢必较

看似简单的十馀页内容,却让制作团队耗费了不少心思,林雅勤说,出版了好几本书后,才发现要制作一本优质的儿童书籍并不简单,“毕竟只用短短十多页的篇幅把故事完整呈现出来,且要引导孩子用画笔绘出他们对生命的视野,真的不容易!”

根据她的经验,预设故事情节的架构只是最初的步骤,把故事精髓转述给孩子们听,再让他们自由绘出心中所想,才是最大的挑战。“书中每一页童画,都是孩子们呕心沥血的作品,他们会期待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书里,期盼自己的作品得到其他小朋友的赏识。”小孩的思维是跳跃式的,不同于大人,因此林雅勤认为,“孩子读孩子的画,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作力。”

“后期制作很考功夫,从孩子的草稿到内容的起承转合,乃至书的总页数,制作团队要不断地开会逐一斟酌;来到编辑部分,书面设计、色彩和排版都得思前想后,细心雕琢。”为了让童画故事集的制作更精美,印刷商出身的苏韶贤甚至不惜成本,选用好的纸质;对于每一本童画故事的制作,非常讲究。

一般上,从收集童画作品到完成故事书编纂至付梓,大约需要费时数个月,“在未来的计划中,我们希望能够为本地家长及小朋友出版更多优质的童画故事书。”在推广阅读的这条路上,他们遇见各种问题,尤其是孩子不喜欢阅读、不喜欢中文,甚至是实体书本逐渐被电子书取代等;夫妻俩坦言,不晓得这条童画故事集制作之路能走多远,只能挺进一步是一步,为本土中文儿童书籍献一分力。

书中的一笔一画都充满童趣,透过大人的视野,你看见什么了?
书中的一笔一画都充满童趣,透过大人的视野,你看见什么了?

阅读习惯身教言传

身为两个孩子的妈,林雅勤深深了解跟孩子们一起阅读,对亲子关系非常有帮助。父母放下手机或事务,全心全意给孩子讲故事,是陪伴孩子的第一步;书里的图画给孩子很大的想像空间,当中孩子会观察、思考及发问,与父母进行互动,更是感情升温的过程。

她指出,童画故事书里的故事与元素可分成想像、亲情与大自然,当中也藏有许多道理与情感,父母通过阅读绘本带著孩子认识世界,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及阅读能力。苏韶贤则认为,孩子爱不爱阅读,父母扮演著关键的角色,身教言教非常重要。每每下班后,除了分担太太的家务事,他也抽出时间陪伴孩子阅读。

苏韶贤说,父母喜欢阅读,就会影响孩子喜欢上阅读。“一些父母少与孩子沟通,甚至在孩子吵闹时,随手给孩子玩iPad哄他们;长期接触电子产品,在孩子进入学龄后,就会发现他们难以静坐阅读。”他鼓励父母从小培养孩子阅读,也多多和孩子说话沟通,以有益的读物来取代电子产品。

故事书通常是给小孩阅读的书籍,但《故事魔法箱》却也适合父母阅读。“我想没有谁在孩童时期没试过画画,也没有两个孩子能够画出完全一样的画。前提是没有人为干涉或强制孩子画什么、怎样画。”林雅勤指,每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气质类型,思维模式也有差别。

她认为,通过孩子的画作,可以帮助父母更加了解孩子的特质,了解不同时期的心理及情感上的变化。“在你想要去分析一幅童画之前,请先给孩子讲述作品的机会和时间。别急于去评述或者是给出观点,多聆听孩子对于这幅作品的想法。”

为了丰富整本书的呈现,书中附有立体的折纸模型,让人在阅读之余,也能玩折纸游戏。
为了丰富整本书的呈现,书中附有立体的折纸模型,让人在阅读之余,也能玩折纸游戏。

童画3阶段

想要了解童画,要先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绘画特征及绘画水平。

涂鸦期:18个月至3岁

这是孩子初次在纸上(或墙上、书上或其他表面上,比如沙发上、床单上、柜子上等)留下痕迹的时期。

现阶段的孩子会透过肢体表现需求或想法,手眼开始协调。尽管孩子的涂鸦画在成人看来是无意义的混乱线条,孩子却在其中发展了表达自己的能力,就像用语言和手势一样。比如,看上去很随意的一条线,如果让孩子来讲述,可能代表著狗在跑,或气球在飞。

图式期:4岁左右

圆形在孩子心中可以代表任何东西,故此,蝌蚪式人物圆圆的头已包括身体,手脚便从身体伸延出来。这时他们的画作充满抽象符号,车子可以是方格加圆圈;颜色运用从喜爱出发,故此脸孔可以是蓝色或绿色的。

大人常常会问孩子画中的形象代表什么,比如“你画的是妈妈吗?”“这个是你画的猫咪吗?”在大人的提问下,孩子开始感觉和认识到,原来大家希望自己的画能代表一些事物,无形中界限了孩子的思维空间。不妨换一种方式去问:你画的是什么、你能给我讲讲吗…这样开放式的方式去问会更好。

象征期:5岁至8岁

随著生活圈子的扩展,这时期的孩子喜欢将家庭和学校生活等日常见闻作为绘画题材。对他们来说,绘画是一个游戏,一种记录,这一切都反映了他们对周遭事物的观察与认知。观察力强的孩子能将物象细致地绘画出来。

孩子绘画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大人应尽力鼓励他们把感觉绘画出来,美观与否并不重要。大人切忌将自己的固有概念加诸小孩身上,例如树木、花朵、女孩子都一定是既定模样;苹果总是红色、天空是蓝色的等等。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女子长期美甲指甲长“三叉戟” 医生一看:赶紧切除!

阅读全文
档案照

传Dyson精简大马业务 两只代工股股价受惊!

阅读全文

泛婆大道休旅车与皮卡相撞 8人丧命2人受伤

阅读全文

河水上涨39师生受困溶洞 终获消拯员解救

阅读全文

跳舞就有免费咖啡

阅读全文

司机不耐烦 双向车道超车

阅读全文

婆媳之间

家庭

婆媳之间的确是家庭生活中很难处理的一个关系,它不如夫妻关系那样亲密,也不如母子关系那样稳定,仅仅因为一个男人,而走到一起...

阅读全文

绿行动从家开始

家庭

(报导:黄美慧;摄影:陈为康)环保意识抬头,主妇们纷纷加入绿色行列,履行环保从家里做起的职责。而通过家庭教育,可培养及提...

阅读全文

不只要一枝独秀

家庭

上一代的父母大多本著天生天养的心态,一个家庭养育七八个小孩也不足为奇。今天的父母不管经济能力如何,往往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

阅读全文

耐心陪玩

家庭

“一天到晚就只知道玩!不准玩了。”身为父母,对于这句话大多不陌生,但从现在起,观念必须改变,如果孩子不玩,那才真的要担心...

阅读全文

养老新概念

家庭

老了,养自己或等人养?马来西亚预计于2024年迈入高龄化社会,也就是所谓的“老人国”。根据统计,届时65岁或以上的老人将...

阅读全文

家藏热陷阱

家庭

早前,吉隆坡一所高级公寓单位浴室的热水器突然发生爆炸,导致整个浴室被炸开,所幸事发时住户不在浴室内,逃过一劫。看似安全的...

阅读全文

练字系情

家庭

学艺术的孩子不会变坏,学书法的孩子更有气质,把这句话套在吴坤中的孩子身上,一点都不假。“书法没有速成,得练一辈子。”当其...

阅读全文

网禁原则

家庭

在现今的家庭中,越来越常出现以下情景:未满1岁的宝宝,已经可以似模似样地拿起手机假装打电话;两三岁的孩子还没认得几个字,...

阅读全文

山间忽闻读书声

家庭

怎么样的爸妈便会教出怎么样的孩子,刘志龙及太太也有同感,故一直身体力行给一对儿女作个好榜样。刘志龙带上两个孩子走进原住民...

阅读全文

听妈妈的话

家庭

演艺圈以“全方位”著称的演员蔡佩璇,是出了名的好妈妈。她和丈夫及两个女儿的亲密家庭,也一向令人羡慕。“当了妈妈之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