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启蒙教育始于家庭,从孩子小时做起,也从父母自身做起,才能教育出优质的下一代。“欲速则不达”众人皆知,只是一旦为人父母,便很难挣脱“造就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的紧箍咒。毋须过度忧虑,调整带领孩子的步伐,便是为人父母的智慧。

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家长更多考虑的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父母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

当家中的孩子迈入3至4岁,准备上幼儿园的阶段,不难看到家长们开始纷纷打探哪家幼儿园,还是小班制的安亲班较好?除了进入安亲班或幼儿园,如今也有一群家长进行在家教育,落实“自己的孩子自己教”的理念。

玩耍如进补,滋养孩童成长

幼教老师李怡麟成为妈妈以后,努力为儿子铺陈丰富的童年,但她的世界并没有因为当上“孩子的妈”而变得狭窄局促,反而更加自由开阔。她在家教养自己的孩子,尽量过著作息固定的生活,孩子知道哪个时间要做什么,亲子间也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争执,不会出现父母要孩子上床睡觉,但孩子不愿意而哭闹的情况。

“偶尔儿子会吵著不想早睡,但他不会因为不要睡觉而发脾气。当家中的生活规律与节奏建立起来后,我与孩子的生活更安定。”李怡麟披露,她其实经过多番调整,用了1年的时间才找到合适他们家的生活步调。

儿子5岁前都没送安亲班或幼儿园,李怡麟只是让他在家中玩、学习,过简单有规律的生活。她认为,学龄前的孩子,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玩。玩对孩子来说,就像大人进补一样重要。“玩耍对孩子是很滋养的,透过游戏,孩子可以表达内在。”

她建议家长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玩,所谓玩,是玩孩子的游戏,而非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小孩已经不懂得怎样玩了,有家长就问李怡麟:“你的儿子不玩iPad,也不常看电视,那他在家里一整天做什么?”其实,在没有电视电玩的影响下,孩子天生的创意得到发挥,可以创造出许多游戏。

李怡麟进一步解释,对于学龄前孩子而言,最需要建立的是安全感及陪伴。“当家长选择在家教育,拥有大量时间陪著孩子从事所有活动,时间表依著孩子当时的需要进行安排,无形中可培养孩子稳定的性格。”

年纪越小的孩子,其各别发展的差异越加明显。李怡麟举例:“就二三岁的孩子来说,有些孩子还不太会讲话,但有些孩子已经很善于表达;有些孩子需要较多的睡眠时间,有些孩子的活动量大,每个孩子有著不同的发展需求。”除了需要父母的照顾,李怡麟形容,学龄前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需要由父母帮他们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李怡麟提出她的观念:“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与其说在家‘教育’,倒不如说是在家‘陪伴’。”父母可以在家与孩子一同做好玩、有趣的事,李怡麟补充:“我会跟儿子一起阅读绘本、玩益智游戏,也会练习数字、英文字母等,不过目的并不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点。”

学龄前培养学习胃口

有些家长担心在家教育恐影响孩子将来进入小学体系的学习情况,对此,李怡麟单纯的认为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应培养他们的学习胃口,让孩子产生自主性学习。

“其实孩子对于这个世界充满大大小小的好奇,父母不太需要引发他的学习动机。不过,对于孩子天南地北的问题应进行适当引导,而不是给予固定回答,甚至因为自己不了解,或觉得孩子很啰唆而随意回答‘你长大以后就会懂了’。”

李怡麟也提醒,若父母急著塞给孩子东西,除了破坏了他的学习胃口,还可能造成孩子抗拒学习。“父母应适时引导、发掘,而不是改造孩子,每个生命都有他要成长的样子,当学习的心培养好了,将来孩子就会自动自发学习。”只要家长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

孩子需要父母大量陪伴,尽管教学工作忙碌,李怡麟与丈夫在课余或周末依然会抽出时间来陪伴儿子,一起玩益智小游戏、出外活动。
孩子需要父母大量陪伴,尽管教学工作忙碌,李怡麟与丈夫在课余或周末依然会抽出时间来陪伴儿子,一起玩益智小游戏、出外活动。

父母应言行身教

“我觉得,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爸妈如果有机会,应该好好陪著孩子。我们能陪伴孩子的黄金期最多只有10至12年而已。因为学龄前的孩子都还在学习生活品格和规矩,爸妈必须言行身教。”李怡麟认为,幼教要从生活上著手。除了给孩子足够的温暖与爱、鼓励与尊重,同时给予适当的限制、规范及良好的沟通,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你的一言一行、你的动作、你的腔调、你说话前清清嗓子的毛病,都会在无形中被孩子模仿得维妙维肖。这是身教的力量。例如:关门的习惯、物归原位的习惯、不挑食的习惯、谦让的习惯、勇于承担错误的习惯、不说谎的习惯、感谢的习惯等。要求孩子有好习惯,自己必须先有好习惯,孩子自然会在日积月累中,潜移默化。”

责骂可以是一种威胁

新时代爱的教育,强调不打不骂孩子。但是,不打不骂,怎样教好孩子呢?李怡麟强调,不打不骂,不代表放任孩子。“爸妈语调可以是温和的,原则却是坚定的,并且以身作则。”

家庭中,爸妈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小到青少年阶段,都在模仿大人,从我们身上学习。如果我们对待孩子动不动就打或骂,孩子只要受委曲、有情绪或是生病了,情绪反应就是哭闹,因为他们不懂得用沟通方式说出个人需求。”她说。

有些父母爱用威胁的口吻警告孩子:“你再哭闹,等下回到家你就知道!”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受教,而是受威胁,这样没能真正教好孩子。

“大人要成为典范。我们希望孩子以后成为什么人,我们要有自觉性,自己就要成为怎么样的人。”李怡麟分享自身的“妈妈经”。

安亲班只是伙伴

李怡麟指,对多数家长来说,送安亲班是个不得已的做法。第一个不得已在“时间”。“双薪家庭只能选择送安亲班,让孩子有人照顾、写功课,难道要让小孩一个人在家吗?”第二个不得已是“能力”。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什么,学习的困难帮不上忙。“有家长向我吐苦水,说:‘在家自己教又不知道现在学校的教法。即使知道学什么,要教自己的孩子也容易动怒。’”李怡麟建议家长,即便让小孩去安亲班,回家也要检察孩子的作业,才能掌握他的学习状况。另外,她也不忘了提醒父母,优质安亲班要慎选。

“大部分的家长都很好,但有些家长真的忘记了自己对小孩的影响更大。我很喜欢小孩,希望可以改变那些家长。”李怡麟认为“父母才是最好的安亲班老师”,双薪家庭的父母应该要把安亲班老师当作合作的伙伴,一起协助小朋友学习,而不是给钱了事。

为人父母在外包教养的责任时,应该把安亲班当做分担和合作的伙伴,而不是功利的只看成绩数字,不好就换。李怡麟担心,“双薪家庭的家长上完班后都很累,但很多功课是需要亲子一起完成,安亲班老师有的时候就变成妈妈;部分家长只负责签名,认为所有事情安亲班都弄好。”

李怡麟喊出“教育从零做起”的口号,是希望家长们知道,学龄前的孩子需要父母大量陪伴,而陪伴除了必须付出金钱的代价,更重要的是时间。
李怡麟喊出“教育从零做起”的口号,是希望家长们知道,学龄前的孩子需要父母大量陪伴,而陪伴除了必须付出金钱的代价,更重要的是时间。

在家教育有什么优点?

●时间安排弹性

选择进入安亲班或幼儿园的孩子,很多家长必须一大早叫孩子起床、催促孩子吃早餐,接著赶在时间内送孩子上学,之后自己才去上班或买菜,周而复始这般的紧凑感。在家教育则是以孩子的需要为优先,来安排时间与生活步调,即使遇到孩子闹脾气,也有时间停下来听他说,并给予适度引导。

●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

开车时带孩子认车牌上的数字、英文字母;到商场购物教孩子看标价、让孩子练习结账;搭地铁或巴士前先让孩子学习查询路线等,李怡麟表示:“在日常生活进行互动式学习,学习方式不仅多元,孩子也觉得实用、有趣,而且容易从中产生成就感。”

●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学龄前这段时间是孩子人生中最纯真、精华的时刻,若父母愿意付出时间去陪伴,孩子就能完全感受父母的爱。很多人以为孩子小,不理解大人的世界,实际上对于父母的付出他能全心全意懂得,只是还不会表达。

●建立正确价值观

在家教育能在生活中建立孩子的正确价值观,用孩子能了解的方式帮助他体会原谅、分享、爱等观念,李怡麟指出:“使孩子在生活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形成家教。”

●教养最具影响力

研究发现,1岁前孩子的认知是全面性,这时对孩子的教养最有影响力,李怡麟解释:“婴幼儿时期的大脑是全面性地吸收,所以此阶段孩子对于任何学习能够容易掌握。”

●发掘孩子的天赋与优势

家长一对一或一对二地与孩子互动,最能贴近发掘孩子的天赋与优势。一些父母选择将孩子送到幼儿园进行团体教学,李怡麟表示:“老师必须照顾到每个孩子,想专注发掘孩子的能力或优势,其实不太容易。”因此,若父母能够了解幼儿在学龄前的珍贵学习时间,并且愿意将时间投注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与稳定性具有无穷的帮助。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口琴登大堂

教育

有人为了梦想放弃所拥有的一切,有人为了钱放弃了身边的人事物,也有人愿意为了推动教育,做亏本交易。Fresco音乐学院创办...

阅读全文

乌鸦寓意

教育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千古不变的道理,22岁小伙子以成熟的画风俘虏了参观者的心,成功传达画展的主题思想。“死亡”是禁忌课题,许...

阅读全文

册厝读书会

教育

阅读不止能给你带来知识。当它超越文字,从阅读的启发中再重新出发,就能创造出更多惊人的作品。位于吉隆坡旧巴生路的册厝,正举...

阅读全文

发掘好设计

教育

从人人都是“室内设计师”,到现今的“注册室内设计师”,由马来西亚室内设计师协会(MIID)举办的设计大赛,得奖门槛一年比...

阅读全文

学校不教我来教

教育

“Hahow”好学校,取谐音自台语的“学校”,这所学校没有地址,也不教升学考试的学科,它是一个由4位不到30岁的台湾年轻...

阅读全文

平权职场

教育

职场平权一直是许多人所追求的公平待遇,雇主以各种理由解雇、不给予晋升机会等事件容易发生在女职员,尤其是孕妇身上。为此,大...

阅读全文

重现遗迹色彩

教育

你是否曾对某些文化遗产有强烈的兴趣,期望能一探究竟却苦于旅费不足。如今,在科技的帮助下,历史古迹已经能从原有地被“复制”...

阅读全文

皮影戏变身

教育

即将在年杪上映的《星际大战:侠盗一号》(Star Wars:Rogue One)相信是许多星战迷所期待的,而许多相关周边...

阅读全文

古文具说时代故事

教育

文字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古知今,并将文化思想流传后世。不论时代怎么改变,有一群人仍守著传统工艺的制墨厂与铸字行,亦或是搜罗...

阅读全文

舞动希望

教育

旋转,跳跃,弯腰,垫脚…除了语言,肢体动作也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She Moves Me全女班舞者希望籍由肢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