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期间,陈坚智进入教会、社区以及州层级的食物银行担任志工,实际参与运作,看到美国实物济助体系绵密扎实的一面,光是州立的食物银行就有200多个。
美国是食物银行的发源地。1967年,天主教徒慈善志工约翰冯亨格尔,在亚利桑纳州凤凰城创办了世界第一家食物银行“圣玛丽”,利用一间库房放置捡来的食物,供街友团体取用。这个作法,是一位带著10个胖小孩的贫穷妈妈带给他的灵感。他们告诉他,杂货店外的垃圾桶有如宝库,堆满丢弃的干净面包,免费任人取用。
经过40年的扩展,在冯亨格尔2005年过世之前,食物银行已在全美国开枝散叶;目前,最大的食物银行体系“喂食美国”(Feeding America),以及“全球食物银行网络”的前身,都是由他一手创办。
减低开销舒缓拮据
目前,台湾有二十多个从事捐赠食物服务的组织,包括宗教团体、社福机构,只是名字不一定都叫食物银行。各家运作的方式也不一致,有的发放食物券,有的募款买食物包发送。但不论形式为何,都是希望借由食物救济,帮助受助者减少食物的花费,若有馀裕则可用于子女教育、医疗保健等开支,不让生活被手头的拮据绑死。
台湾全民食物银行协会超过90%的食物都是来自捐赠,通常是有效日期即将到期的即期品。它同时也是“实物”的银行。陈坚智说,台湾全民食物银行接受捐款,但不拿来购买米、面、罐头、饼干等常见的捐赠品。
“钱要花在人家不捐的物品上,例如老人拐杖、老花眼镜、尿片、卫生棉。拿原本要被浪费的食物,分配给需要帮助的人,才是食物银行的精神。”陈坚智说。
跨学科应用课程 向食物银行学习
年轻的陈妈妈带著家中4位小朋友,把未拆封的饼干、面条,捐给募集食物的台北实践大学学生。同一时间,嘉义大学也在慈善发放,物资由学生向企业劝募。这两场活动,都跟陈坚智有关。他从美国带回食物银行的理念与运作模式,受邀至大学课堂开讲,并指导实作。
实践大学民生学院老人中心开设“灾难社会服务与物联网应用”,课程内容几乎就是传授整套食物银行获取、分配、调度物资的机制。开课的家庭研究与儿童发展系助理教授李孟芬表示,食物银行是跨学科的应用,课堂上,来自不同科系背景的学生会分组执行专案,有的调查社区物资、画出资源地图及调度路线,有的负责撰写程式、建构物资资讯平台。
李孟芬说,必须要有不同的专业,才能做出完善的食物银行;没有存货管理知识,物资将难以妥善保存;没有物流的知识,食物也很难及时、安全输送。
有效募资妥善管理
至于如何募集物资,也是一大学问。6位修课的家儿系大一女生筹办“世界饥饿日”物资劝募,在校内、社区、脸书上大力宣传,2周内陆续收到奶粉、饼干等近千件食物。她们把关食物的有效日期,过滤每一件包装上的标示,挑出过期、未标示有效日期,以及包装破损的食物后,再视需要送给社区受助老人。
嘉义大学则与陈坚智合作“企业伦理”的课程。嘉大行销与运筹管理系副教授董维表示,这是台湾第一次把食物银行与公民责任纳入管理学院课程讲授。
修课的120位学生花一个月的时间走入市场、街坊,调查边缘户的生活状况,并向嘉义的公司行号、企业探询捐赠即期物资的意愿。校方已经决定下学期扩大开课,好让更多学生也能参与学习。董维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才是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的核心。
全球食物浪费无度 资源分配有待整顿
英国机械工程研究所1月发布调查报告指出,全球有30至50%的食物,在生产及销售过程中被浪费掉,等于把12至20亿公吨的食物,直接丢进掩埋场。英国长期追踪剩食议题的食品工业评论家特拉姆史都华,在《浪费:全球粮食危机解密》书里指出,按人口比例而言,英国粮食浪费比例是美国的8倍,其下场是:高达400万的贫困英国人无法稳定地获取粮食。
根据家扶基金会的估算,台湾2010年浪费掉的275万公吨食物,足以让26万低收入户享用20年!
台湾全民食物银行协会2012年10月开始运作后,经常接到民众的捐赠,但并非每样品项都适合存放。协会5月收到两万多个面包,以目前的人力、空间与设施,根本没办法拿回处理。
又有一次收到200个10吋大的冷冻蛋糕,幸好协会在嘉义另有仓库与设备可暂时储存,否则一时还真不知如何是好。
在陈坚智构想的食物银行蓝图里,除了有行政调度总行之外,也希望未来能在各地社区内设立分行,如此一来,面包类的食物就能立刻交由分行收取,可避免食物在运输过程发生毁损。譬如,社区派出所或里办公室比较了解哪些家庭需要紧急济助,未来即可在这两处地方增设小型食物银行。
日前有6位国际学生志工在全民食物银行协会实习,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李梓琪说,香港食物银行的物资几乎都是采买而来,这次来台,能够实际参与捐赠食物的募集与再分配,让她学到很多。
企业是友不是敌 多方供应资源
捐多、捐少,爱心无高下之分,但企业捐赠的量体远高于个人乐捐,且品项多样,较能符合食物银行的需求。
不过,食物涉及食用安全,在台湾,受赠者若吃出问题,捐赠者难辞其咎,因此,许多企业即使有心做公益,也宁可不捐。
然而,就在这股低气压之下,台湾家乐福与美商家乐氏合作,去年捐出一万多盒什锦果麦做公益,其中近6000盒即捐给全民食物银行协会。
此外,家乐福也陆续捐出麦片、罐头食品、奶粉、成人尿片、健康食品等物资。家乐福文教基金会总干事黄怡君表示,去年该公司迄今捐赠的食物,折合800万台币(约80万令吉)。
“即期品的捐赠,台湾刚起步,企业对食物银行的理解还不深,接触也不普遍,”家乐福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吴柏毅分析。
长期建立伙伴关系
反观许多欧美超市与量贩业者,早与食物银行建立伙伴关系。譬如,史都华在《浪费》里提到,美国前三大超市克洛格(Kroger)、赛福卫(Safeway)、超惠(Supervalue),以及两大超级卖场沃尔玛(Wal-Mart)、塔吉特(Target Corp),都与食物银行长期合作,捐出上万公吨食物。克洛格还是全美最大的食物银行体系“喂食美国”的创始元老,也是董事会成员之一。
法商家乐福自2002年开始,不定期捐赠食物给法国食物银行联盟,并赞助冷藏设备及物流。
家乐福年报指出,该联盟2011年发送出近9万公吨的食物,相当于可煮1亿7800万份餐点,赈济了74万名需要帮助的人。
吴柏毅说,家乐福在国外与食物银行体系合作了10年,台湾家乐福2年前也想循此模式进行,但在国内找不到合作机构;刚好全民食物银行协会去年正式成为“全球食物银行网络”的成员,双方才有机会合作。
透过食物银行的系统,可以把大量的食物即期品,快速地分配到需要的人手上,对企业来说,利己利人。不过,吴柏毅也忧心食物银行在管理上或流程上发生疏失,导致捐赠品发生问题,如此一来,责任还是得由捐赠的企业承担。
不罚“善良的撒玛利亚人”
“我们支持制订食物银行专法,明定捐赠企业可免责、抵税,这对企业当然很有诱因,”吴柏毅强调法源的重要。
1996年10月,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联邦比尔爱莫森善良的撒玛利亚人食物捐赠法》(简称《食物见义勇为法》),引用《新约圣经》里撒玛利亚人对犹太人伸出援手的典故,鼓励个人、企业捐助食物给非营利组织,发放给紧急需要帮助的人。该法的精神是,只要捐赠行为是出于善意,非意图造成重大过失,那么,捐赠者可免受刑事与民事责任。
这几年,在物价上涨、薪资不涨,以及失业率未见明显好转之下,食物银行的议题加速发酵,立法委员看出制订台版《食物见义勇为法》的急迫性,召开公听会,听取食物与物资募集团体的意见。
目前,由民进党籍立委林佳龙发起、34位朝野委员连署的《食物银行法草案》已经交付委员会待审,草案重点包括:
◆县市政府得视财务状况及实际需要,自行或委托公益团体办理食物银行。
◆若捐赠品出问题,导致他人权利受损,捐赠者若非出于故意或重大过失,可免除刑事及民事责任。
◆捐赠物资可按实际价格抵税。
◆由中央主管机关设置全国性的食物银行资讯系统,以利跨县市食物资源的互补。
◆县市卫生局应积极协助食物银行办理卫生安全之检验。
对于制订专法的诉求,中央负责主管的内政部初步决定朝修法方向进行,在《社会救助法》里增列“实物给付服务”专章,补现金救助之不足。
回归集体互助 发扬人性光辉
就拿企业减税来说,陈坚智认为,有关单位应该按捐赠项目、有效期限等捐赠条件,订出差别税率,快过期的食物就不应减税,免得不肖企业把食物银行当作过期品报废场。
举美国联邦政府1975年拨款5万美元(约16万令吉)给圣玛丽食物银行,协助在全美各地新设18家食物银行为例,陈坚智强调,“国家应把食物银行当成政府责任的一部分”,给予立法与经费的协助,上轨道后,政府再慢慢撤出援助。
美国现在的食物银行,政府补助的经费约占5至15%,其他都由食物银行独立向外界募资、募款。然而,对比食物银行在美国社会扮演的角色,英国与欧洲政府却不愿从善跟进。相较于美国慈善机构每年重分配100万公吨二手食物,英国每年分配不到1万5000公吨,只占零售业整体食物消费量的1至3%。
史都华剖析了美、英两国截然不同的食物银行文化。简言之,英国政府深信社会福利制度可以拉平社会贫富,因而把食物银行的再分配视为枝微。美国民众则多把食物银行当作社会的集体互助,不为福利救济,而是回归人性的光辉。“食物银行不会让你变成乞丐。”这是美国卡崔娜飓风肆虐后,一位食物银行受惠者发自内心的话。
“食物银行在台湾刚起步,法要先立好,不要到时再缝缝补补,”陈坚智说。
确实,对一个刚学步的婴孩,如何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跑起来,迎头赶上?进入后福利时代的台湾社会,食物银行是必须加紧补修的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