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故事中有一些是天才的故事。天才故事大家从小就听、从小爱听。天才的例子,数学中有高斯、物理学中牛顿、音乐中有莫扎特、绘画中有毕加索等等。
天才的其一特征,就是他们能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如果是比平常人更早做到,则天才的形象就更为特出。年级小的天才就叫神童。比如,德国的高斯在4岁时已有能力纠正父亲计算上的错误。十岁时,老师要求班上同学从1加到100,当大家还在忙著计算,高斯却已回答是5050。
高斯的一生有许多杰出的成就,他被誉为天才,不是单凭小时的一两次特异表现。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即便小时是神童,长大后肯定不是天才。我们不时听见小学、中学生说某某同学是天才、很神,显然是言之过早的过誉之辞。
为什么老师对学生、父母对孩子、长辈对晚辈,总爱讲天才故事呢?动机、用意是什么?含神奇元素的故事容易吸引人,天才的表现具神奇味道,这是其一。另外,讲天才故事,意在激励听者向天才看齐。年轻人有“初生之犊不怕虎”的精神,这是天才故事能激励年轻人的根据,中年、老年人的一生冲劲已大量消耗,听了天才故事后,更多的是遗憾和羡慕,难再激励。
向天才学习、看齐的鼓吹发展成社会的一种普及正面价值观后,就会形成人们的心理和思维定势。不信的话各位问问自己或者身边朋友,天才表现有哪些对自己是有负面效应的。大家想必倾向于说没有,因为既然整个社会都说没有,你怎么能觉得有?但事实其实是有,这就如许多成年人都觉得小时看的鬼戏并不构成自己的恐惧,但其实只要夜里单独到墓地走一趟,他们就很难再说没有影响一样。
讲天才故事,我们希望听的人向天才看齐,但听的刹那所引发的“希望自己也能做到”的期望、鞭策和激励,能维持、延续多久?当回到自己必须老老实实地工作、学习的情境里,天才表现倒很快会反过来证明自己不行,这是一般人常有的心路历程,只是一向不敢直视、不肯承认。“很快”是多快?就在故事的激情冷却过后,就在戏散场走出戏院之后。
我们对天才故事的负面效应需关注的,与其说是认知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天才故事会让人有不愿尝试、放弃,甚至意志瘫痪的作用。如果高斯都解不了的问题,被社会要求表现精明的你难道会傻到去解吗?牛顿解不了的问题要等到百多年后由爱因斯坦来解,那么爱因斯坦攻克不了的问题,你凭什么去解?你有动力、热情去试吗?这些心理打击班上的同学几乎都难以幸免。当你的孩子认为班上的某一同学数学很神,而神都不会作答的题目,你就看看孩子脸上展露的是怎样的一股神态!
综合以上两点,我所谓的天才故事的负面效应,包括一、因看见天才行而反过来看见自己的不行,二、不只看见天才所行的我们不行,而且对我们原来所行、足够好的也没了热情和动力。重心在第二点。
避免在学校出现“造神”风气
我经常说许多人不是真从教育看教育现象,而是从与教育有关的教学、行政、市场看教育现象。如果你能看见天才故事的负面效应之普遍及不利,如果你是一个认真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你会像严格根据自己的哲思生活的苏格拉底一样实践自己的教育观点,你会诚心、努力帮助孩子避免这样的心理打击,避免在班上、学校出现“造神”的动作和风气,但如果你真这样做,比如不让报章突出少数的杰出学生,学校能出名吗?招生人数能达标吗?
如果天才故事的负面效应只局限在学生群体,此文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谈教育总是关注一生,怎会只谈学校阶段?把天才故事的负面效应引申,则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未必是公认的天才,而是个人心里令自己意志受挫、瘫痪的天才。李安说每个人心里都有把青冥剑、每个人心里都有座断背山,我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位天才。
心底的天才令我们跬步也不踏出去,干脆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艺搁置、荒废。许多人爱摄影,但看见比自己更狂热摄影的人的作品,就感觉“算了吧!”。有的人喜欢吉他,也已学会自弹自唱,但在优管上看见别人的灵巧手指,感觉自己肯定弹不出那样的效果,就连自弹自唱自地自娱也提不起劲了。有的人学不成书法,就连写写字享受其中宁静心境的乐趣也体会不到了。这些只是例子,或许不发生在你身上,但你到底多少会是心底天才的受害者。如果你感觉不到心底天才对自己的影响,就如许多人长大后自诩鬼戏对自己毫无影响一样,我只希望你对自己的心灵能敏感一些。
说这些意在让你我能够自我治疗,虽然你的数学成就已经肯定不会流芳百世,但或许你已经具备了你身边的人都不具备的鉴赏数学美的能力。虽然你念小学时就学会的口琴无法让你登台表演,但或许吹吹自娱的能力,是已超出你的社区里的大部分人的。把注意力从你心底的天才转移到自己身上,更好的是心底没有天才,只有自己。如果你所学所知无望改变世界,无法贡献社会,甚至难以服务社区,不要忘记服务自己的生命。请大家把我说的当哲思看,别当激励文章读,我无意激励人,也并非要大家甘心做个平凡人,只希望大家思考自己、为自己而学、享受自己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