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了美食部落客至今已有七年之久,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身边的朋友都会觉得羡慕,总认为我们常常受邀免费试吃,吃遍各地,尝遍各种美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部落客的生活挺享受的,但幕后工作又是否有人理解?
还记得当初,有位美食部落客的长辈指导,他说一篇有素质的美食文章就要记录料理使用的材料,厨师的烹饪手法及原因,描写料理的味道和口感,必要时再加入关于餐厅的相关资料。初出茅庐的我乖乖遵循著这些格式,但是日子久了就开始觉得过于保守,而且脑子里装著的形容词也一直重复使用,开始感觉枯燥乏味。
后来当自己品尝多了,经验多了,就会加上自己的看法或一些评价。不过,也许言辞过于犀利,一针见血的方式让许多商家敬而远之,随之而来的是商家的怨言,指因为没有邀请我试吃而被我批评等等莫须有的罪名。
面对这样的指责,我必须自我检讨,于是便尽量叙述餐厅最好的一面,那些自己不太看好的料理则只字不提。结果,又引来了网民的批评,说因为自己吃了免费餐所以才有赞无弹。甚至在有一年农历新年期间,因为盆菜事件而遭遇网络霸凌,整个春节都被负面情绪笼罩著,那是最恐怖的一次,至今仍心有余悸。
两年之后,面子书达人开始崛起,运用简短夸张的文字再加配图或视频的方式,成功俘虏网民的心,加上阅读风气低迷,网民更爱看面子书的美食介绍。只要图片拍得美,食物奇趣,就会引来一阵疯传,餐厅老板更喜欢看到这种效应。
分享美好故事
然而,这不止对传统媒体造成威胁,也给美食部落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民们对长篇大论的文章失去兴趣,于是再好的文字,再用心地书写,也只是徒劳无功。
写美食专栏是我意料之外的事,这个机会也改变了我的写作方式。以往我都以自己的角度来叙述,但在书写专栏的时候,主编的要求让我改用了从经营者的角度作为出发点,带出他们的故事或料理的历史。
因此,在采访的过程中,我聆听了各种故事;在写作过程中,我做了许多资料搜集。这让我领悟到与其不断地形容一道料理的味道与口感,或个人对味道的喜恶和偏见,倒不如和读者分享一段美好的故事。后来我也发现,原来不带任何评断的文章,才是对料理人的一种尊重,这样的文章更有意思。
原以为这样的写作方式或许不会引起兴趣,但偶尔也会意外地在面子书或电邮收到读者来函询问,这给了我很大的动力继续写作。
不过,今天将会是本专栏的最后一篇文,在此我特别感谢东方给予的机会,也感谢读者们陪伴我成长。不过,我依然会在东方日报的U玩食网络平台中继续我的文字创作,我们在那儿见咯!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