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向来有结社的传统;血缘与地缘观念强烈是另一特征。自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华社纷纷以血缘、地缘以及业缘为基础创立社团,初期旨在照顾同乡和会员的福利,跨入廿世纪,功能才逐步扩大。在百年历史长河中,华人社团的类别逐渐多元,慈善与福利机构、宗教团体、以学校为基础的校友会、文化与艺术团体、综合性的中华大会堂陆续出现。民间社团组成华社网络,有紧密的人脉,也构成汇集资源、传播讯息、针对各种议题寻求共识的平台。
为了解决社团领导人青黄不接的窘境,许多社团在1970年代开始设立青年团,以期借助年轻人的参与,增添社团的活力,同时培养接班人。妇女组出现的年代稍晚,大部分成立于1980年代。社团妇女组成立的宗旨,总体而言,强调提升妇女地位、争取妇女的合理权益。
成立目标具代表性
1986年诞生的隆雪华堂妇女组,其成立目标和宗旨具有代表性,包含以下各项:1)促进华团妇女组之间的团结合作及各族妇女的友爱互助;2)加强妇女之政治及社会意识,并提高其政治、社会与经济地位;3)协助增进妇女之知识与技能,以提升妇女的素质;4)维护妇女应有的法定权益以落实两性平权的理念。
青年团和妇女组的活动内容相对比,有相当明显的差异。插花和烹饪班几乎是早年妇女组织的表征,甚至形成一种刻板印象。但随著知识与资讯的普及、观念的提升、时代的演进,妇女团体的格局相应调整,所关注和努力的项目,涵盖面更广。
隆雪华堂妇女组曾先后出版四本周年纪念特刊,即:1)《十芳: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妇女组十周年纪念特刊》(1986-1996);2)《雪泥鸿爪十五载: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妇女组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986-2001);3)《回眸: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妇女组20周年纪念特刊》(1986-2006);4)《芳踪: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妇女组银禧周年纪念特刊》(1986-2011)。
以马来西亚一般社团的运作情况而言,每五年出版一本特刊,虽然说不上是一项壮举,但不得不肯定这是一项辉煌的记录、值得赞许的传统。出版特刊是保存及流通资料的有效管道,可以让读者追溯一个团体活动的轨迹、演变的进程。
我整理了隆雪华堂妇女组历年来的主要活动和会务,并进行归纳,然后借助这些资料分析隆雪华堂妇女组的组织定位和特色,尤其是(一)妇女组的活动范围和关注面,以及(二)妇女组在跨族群活动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当然,这两者并非截然二分,而是可以跨越与重叠的。
就活动范围和关注面而言,隆雪华堂妇女组可谓立足华社,志在多元,既传统又现代。妇女组基本上关注妇女权益,但并没有画地自限。这样的定位是策略性的,也是务实的。隆雪华堂妇女组的大部分活动是华社熟悉的、自在的、乐于参与的,因此不会被标签为在观念上和行动上“过度超前”,导致与传统华团的妇女组脱节。
展现独特一面
与此同时,隆雪华堂妇女组又展现其独特的一面,贴近时代脉搏、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大议题,跨越族群的藩篱,因此能够在更大平台上与友族团体、跨族群的妇女机构、公民社会组织配合,共同为妇女、民主与人权以及社会正义发声。隆雪华堂妇女组是少数加入全国妇女理事会(NCWO)的华团妇女组织,一手牵著传统华团妇女组、一手牵著跨族群的公民团体,携手共进。
隆雪华堂妇女组累积30年的经验,发展出既务实又有前瞻性定位和运作模式,立足华社,放眼多元,以马来西亚人的高度关心社群和国家,身体力行,但愿能够成为我国广大华团妇女组转型升级的参考。
依循每五年出版特刊的往例,隆雪华堂妇女组这回出版的《众女喧哗》,推陈出新,采取“母子书”编辑手法。“母书”以“隆雪华堂妇女组30周年纪念”为题,涵盖隆雪华堂简介、隆雪华堂妇女组宗旨与组织架构、本届(第14届)理事名表、妇女组30年大事记,以及专访隆雪华堂妇女组现任主席黄玉珠律师,畅谈妇女组的挑战与未来。
“母书”偏重史料整理,“子书”则是精彩的大论述,篇幅也比“母书”厚重,以“从性别政治到生命叙事”为题,分成两大单元,即“不只是她们的议题”以及“她的身影”。
论述议题进行剖析
“子书”跳出隆雪华堂妇女组的范畴,邀请专人论述跟女性贴身的议题(这一单元的小题提醒读者:“不只是她们的议题”),包括生育/家庭计划、慰安妇、LGBTQ、外籍性工作者、性别暴力、社区与政治参与等。撰述者爬梳资料、整理官方及常人对有关议题的态度、立场及演变,并进行批判性的剖析,勾画该议题所折射的“性别政治”。
“子书”单元二“她的身影”,是六位女性的生命叙事,有追求政治理想的知识分子、粤剧泰斗、播音员、泥水匠以及农民。从她们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到时代的缩影、社会的变迁。她们个别的境遇都不相同。若要找出彼此的共同点,恐怕就是回首来时路,她们对本身的选择和奋斗目标无怨无悔;更何况她们所投身的“不只是她们的议题”。
对一个团体而言,三十载的时光不算长久。不过,隆雪华堂妇女组能够在30年内总结出可圈可点的成绩,的确可喜可贺,也为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祝福隆雪华堂妇女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至诚向读者推荐这本与众不同的《众女喧哗》。
(本文为《众女喧哗》序文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