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杂志的疯子
本地中文圈知道旅游生活类杂志《Musotrees》的人或许不多,但这本以英文为媒介语的杂志在全球25个国家设有销售点。著眼于国际读者群,背后操刀的4名巫裔青年自2013年起,投注时间与金钱,一点一滴、一手一脚地完成一份又一份分享故事的行脚纪录。
凯洛伊祖安(Kerol Izwan)是《Musotrees》的总编辑,这本有著欧美极简风格的杂志之所以这样取名,源自他喜欢音乐也喜欢拍摄树木,这是一本“因为喜欢”、“只为喜欢”而制作的杂志。办杂志的念头始于2013年,但第一期出刊却是2015年5月份,至今也才刚推出第五期。以半年刊来说,似乎没赶上进度。凯洛这样回应:“我相信想要得到好的成品,得投资的不只是金钱,还包括时间。”
从事科学工作的他坦言,自己没有受过出版相关的专业训练,所以每一个过程都是学习,“我的个性属于一丝不苟的类型,创刊号面市的时机,对我来说刚刚好,既没有用太长的时间去筹备,也不会太仓促草率。新一期的推出,则是上一期之后的即兴创作。”他说:“我觉得花点时间去享受制作的过程,等它真正完善了才推出,是可以被接受的。”
从不为内容出游
和另外3名同样热爱旅游的朋友一同创办了《Musotrees》,“享受旅游”是从创刊号至今未曾改变的初衷,凯洛强调:“我从来不会为了给杂志创造内容而出游,反之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旅行,享受过程,拍很多照片,回来之后才设法把故事们连起来,或是看看哪些经历和素材能如何被使用。”他指:“这本来就是《Musotrees》的最初,我们一开始就是一起或各自去玩,回来后想要透过文字和影像和大家分享。”他认为,保持真实的一面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一直以来都坚持不抱目的性的旅游方式。
除了核心团队,《Musotrees》也邀请写手供稿,这些人大多是凯洛在旅途上认识的朋友,“他们可能是咖啡馆里遇见的人、爱彼迎(Airbnb)房主,或是一些无意间聊起来的Instagarmmers,我邀请他们成为杂志的一分子,主要是因为和他们见过面、谈过话,知道他们的风格,所以可以肯定最终带出来的感觉会是真实不造作的。”他说:“这就是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工作的美妙,你会遇见很多美好的人,非常多!”
《Musotrees》是自资出版的刊物,凯洛虽不愿过于深入地透露其运作方式,但并不讳言,预算的分布非常关键,“技术上和物流方面都面对挑战,但对我来说,就算当中有项目能获得赞助,刊物的品质也不该被牺牲。我想最终重点已经不是有钱或没钱那么简单。当然,有钱可以让你继续走下去,但前提是你必须知道要怎么做,就算有钱,也要懂得管理才能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
以办杂志的角度来说,生活旅游类难道不会太普通,不足以成噱头吗?
你所知道使用手机摄像为刊载内容的杂志有几家?确实有,但并不多。所以说,记录回忆的方式不同,呈现出来的内容当然也会随之不同。举例来说,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么多年来有上百万游客造访,它是否普遍?答案是肯定的。但为什么人们还是照去不误?因为它吸引人之处并不是它有多冷门而是它有著丰富的历史。同样的,我们杂志的卖点并不是旅游建议或攻略,而是分享经验和旅途中的故事,希望读者能代入其中。一如我们的标语“Travel See”(移动、看见),提醒人们旅游时别总是赶著要离开,试著驻足去看,静下心去欣赏和体会。
大部分平面媒体意识到,人们已不愿再为纸本消费而纷纷走上转型之路,是什么让你认为他们愿意掏出17美元买一本杂志?
纸本转型去数码的巨变,我也感受到了,但事实是有一种心理叫“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较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敢做这样的定价。我们产自大马,但目标读者是世界各地的人,所以17美元(约71令吉)的价格是为全球销售所设定的建议零售价。
你如何看待广告投放?是否同意它是唯一可支撑出版行业的收入来源?
我不反对广告页面,也相信不管对出版人、相关品牌还是读者来说,它们有一定的效益。曝光率、触及率仍然是推介品牌最好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广告打对地方很重要。广告投放能支持出版产业,这一点无可否认,但那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付费合作或读者订阅也是办法之一。